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那还等什么啊!(1/2)

蒸汽轮机设计出来了,距离火车时代还会远吗?

远,很远!

因为,大明朝太穷了。

自永乐大帝以后,大明开始禁海,这个昔日的世界首富、海上霸主就开始走下坡路。

朱由检将自己关在乾清宫的暖阁里,连续三天没有上朝,终日饮酒作…

咳,终日殚精竭虑,为大明朝的铁路事业想办法。

说到底,还是因为没银子。

要修筑铁路,技术问题不大,朱由检将一幅“铁轨铺设方式草图”交给徐光启、宋应星二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讨论,明确表示完全可以做到。

而且,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设计制造出一台“火车头”。

技术方面,铁轨的材料成为目前最大的难关。

大明的冶铁技术相对比较发达,产量也大,只要有银子就可以大批量收购生铁。

但也仅仅是铁。

要修铁路,名为“铁轨”,实际上是钢轨,无论是硬度、韧性还是伸缩性,其要求超乎想象!

朱由检对“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一知半解,只是依稀记得“焦炭炼钢”、“硫超标”等一鳞半爪。

不过,就凭这几点,徐光启、宋应星二人已然大受启发,很快就回去做实验去了。

……

崇祯元年,二月初二。

龙抬头。

朱由检大宴群臣。

席间,趁着酒酣耳热之际,魏忠贤大声向草包皇帝“道喜”,称山西大同府的朔平,发现一处储量惊人的“露天煤矿”!

此消息一出,朱由检尚未有所表示,众位大臣却似乎吃了一惊,纷纷向皇帝道贺。

尤其是以钱谦益等为首的文官清流们,更是激动的不行,他们极力鼓动朱由检,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先进的开采技术,对朔平的露天煤矿进行开发。

朱由检神色淡然,慢条斯理的喝着酒,温言笑道:“不就是一个露天煤矿么?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要说煤矿,咱京师西郊的门头沟煤矿,不也挺大的嘛,每年也有好几百万斤产量呢。”

“陛下有所不知,门头沟煤矿……其实应该关停!”

钱谦益上前一步,沉吟着说道:“门头沟煤矿产能不足,致使京师煤炭价格虚浮偏高,而且,京师重地,数万矿工聚集在一起,实为隐患啊陛下!”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请求彻底关闭门头沟煤矿。

朱由检微微点头,却没说什么。

钱谦益等人的话,有些道理,但究其根本原因,却还是利益。

门头沟煤矿是私窑,因为产能不足,矿工生活极为清苦,所以,长期因为交不起矿税的问题,与朝廷对抗。

甚至,在万历二十武百官难得一见的团结,让朱由检差点笑出猪叫声。

这帮家伙,不就是想给自家拉生意捞银子么……

眼下这个大明的皇帝是草包,大臣们,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啊?

太好了,朕就等你们这句话呢。

“那就…准了。”朱由检一脸羞愧之色,继续说道:“就由工部牵头,大明工程局具体负责吧。

不过,大同府到京师,路途遥远,运输是个大问题啊!”

朱由检话音刚落,大明工程局“董事长”杨鹤就开口了:“陛下,运输之事,微臣有个想法。

听说大明学堂宋应星发明出了一台蒸汽轮机,微臣觉得,咱们完全可以利用此神器来搞运输,抵得上数百辆骡马车……”

杨鹤的话还没说完,群臣“嗡”的一声,就炸锅了。

每一个人都在打听“蒸汽轮机”的消息。

当他们听说,一台烧煤的蒸汽轮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