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06章 我家洗砚池头树(2/2)

评价极高,他如今以及前元时的同僚也都对他称赞有加。”

朱元璋这下更为高兴,早就忘了曾说过要处罚周光的话:“好好好,咱要的就是这种官儿。既然他攒钱如此艰难都不肯贪污,想必也没有结党吧?”

“是,此人作风老派、古板,不尚权谋和阿臾之术,故而没什么大官看得上他,也就是他的前两任知县上官知道他虽无结交之才,却有治理之能,故而才放开手脚让他去干,吏部这才有了对他的极高评价。据微臣调查所知,这个人……。”

“怎么了?”

“这个人……挺神奇的,他起初做主簿时,他的知县上官发现了他的治理才能,干脆就把事情都甩给了他,自己就在一旁看着,三年之后,他的上官因为治理有方,被调任到了另一个州当知州,临走之时,他的上官还举荐他当了知县的佐官县丞。之后新上任的知县听闻了他的事迹,也当起了甩手掌柜,后因为治理有方,也调任到了其它地方当同知。别人都以为这两任知县能力出众,治理有方,但其实县衙的人都知道,厉害的是这个叫周光的,这件怪事后被下去巡查的监察御史得知,向负责考教、议定地方官政绩的吏部告发,吏部这才将他升成了溧水知县。”

朱元璋‘哈’了一声:“还有这样的事儿?甭管是谁当了知县,真正管事的都是他呗?那他那两任知县主官呢?到了外地后可还称职?”

毛镶道:“此二人后来治理地方倒也胜任,每年的吏部评级都是中或中上,应该是在周光身上学了一些吧。”

“看来这俩家伙当知县时也不光是蹲在一旁看戏,哼,那就饶了他们吧,看在他们有自知之明、没有埋没周光的份上。”

毛镶没有应声。

这种官员任免的事儿他可不敢多说。

朱元璋挥了挥手,毛镶躬身退下。

“这溧水县莫非是个风水宝地不成,前后两任知县都这么得朕喜欢,至于黄育才嘛,马马虎虎啦。”

嘀咕了一句,朱元璋并未急着马上对周光进行擢升,一来是周光才去溧水没多久,屁股还没做热,等他有了成绩再提拔可以避免别人非议,二来朱元璋不想搞出太多动作,以免让胡惟庸和李善长又暗中揣摩,不敢放开手脚。

拿起毛笔蘸了蘸墨,心情大好的朱元璋开始给朱七牛回信。

“也吊了这小子和他家里人好几天,是时候给他们吃颗定心丸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