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3章 相思一夜窗前梦(1/2)

十一月底已经距离过年没剩几天了,朱家臭豆腐铺的生意却依然火爆。

朱四虎和赵兰也就没有停业歇息的打算,反而是准备一直开下去,直到没人来为止。

大河村老家嘛,就不特意回去住了,正月的时候抽半天时间去拜个年也就是了,或者把老家的爹娘、兄嫂、侄子侄女都接来溧水县城过个年也行。

随着年关临近,天气越发寒冷,说滴水成冰有点夸张,但哈口气就能形成白雾。

赵兰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提前就给家里人做好了棉袄,都是用睡觉前的时间一针一线缝起来的,宋濂那份也没落下。

穿上棉袄后,七牛八牛兄妹两个就跟年画里的娃娃似得,唇红齿白,憨里憨气,平白胖了三圈,若是一不注意摔在地上,半天都滚不起来。

黄月英也是同样,只不过她家做棉袄用的是好缎子,还用貂皮做了围脖,富贵气十足。

可相较于太孙朱雄英的衣着,黄月英她娘亲手缝制的袄子也不够看。

应天府皇宫,武英殿。

当朱雄英踏入其中,立刻有宫女太监上前替他宽衣解带,然后将他那做工精细的袄子收起,等着他出门时再穿。

脱去袄子,朱雄英就只穿着两层衣服了,瞬间感觉整个人都轻了不少,原地跳了几下,大感畅快。

武英殿中自是烧着火炭的,把整个殿内的温度都给升了起来,不然宫女太监也不敢随意脱去太孙保暖的袄子。

听到门口‘蹬蹬蹬’的跺脚声,正在批阅奏折的朱元璋头都没抬就猜到是谁来了:“雄英,快过来,地方上昨天送了些贡品,味道不错,你来尝尝。”

“是什么呀皇爷爷。”一听有吃的,朱雄英巴巴跑了过去。

“是柿饼,这玩意可是好东西,又甜又顶饿,咱小时候想吃都吃不到呢。”

“哦。”

从皇爷爷手里接过深红如玉的柿饼,朱雄英咬了一口,露出甜甜的笑容:“是蛮好吃的。”

朱元璋也跟着高兴起来:“乖孙儿,喜欢就多吃两个。”

“嗯,谢谢皇爷爷。”

伸手摸了摸朱雄英的头,朱元璋笑的褶子都挤到了一堆:“谢啥呀,咱可是你爷爷。”

朱雄英眯着眼睛点了点头,‘miamiamia’吃完一个柿饼,突然惆怅起来:“这柿饼真好吃,我记得以前七牛说过他也爱吃柿饼,不知道他吃的柿饼跟我吃的哪个更甜更好吃。”

朱元璋哈哈一笑:“这还用说吗?一般的柿饼哪儿能跟贡品比?只有最好的东西,才能送到宫里来当贡品。”

朱雄英‘哦’了一声,不说话了。

朱元璋见状,微微皱眉,咱孙儿肯定又在想朱七牛那个小没良心的。

瞥了眼一旁的太监,朱元璋故意问:“朱七牛最近有来信吗?”

其实朱七牛来没来信,他比谁都清楚,太监哪次不是第一时间送来的?

尤其是他之前追更三国演义的时候,哪个太监敢耽误,分分钟就得挨打。

可朱雄英不知道啊,他还以为朱七牛真有可能来信呢,目光灼灼的也看向了那个太监。

被皇帝和太孙这么盯着,这个太监顿时像是被架在了火上烤的鱼,那叫一个难受,冷汗‘唰’的就上来了。

脑海中快速思索了一下,太监应道:“回皇上的话,朱七牛近期并没有再写信过来,可能是因为三国演义已经写完,他不知道写什么好吧。”

朱元璋嘟囔道:“咱看啦,他是之前被吓到了,所以不敢跟咱多通信。”

太监不敢搭茬,转而说:“微臣倒是觉得可以去信催一催他,以解太孙思念之苦。”

“怎么催?”朱元璋问道。

“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