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4章 防人之心从未无(1/2)

“皇上,这份试卷还没揭名,而且这可不是手抄本,而是这名学子的原卷,就是不知道这名学子究竟是谁,还请皇上揭名,将来也不失为一桩美谈。”黄育才笑道。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下意识看向了糊名的地方,忽然又看向了正文。

刚才光顾着欣赏文章了,没仔细琢磨,现在仔细一瞧,咱咋觉得这字迹十分熟悉?

这怎么像是朱七牛的字迹?

朱元璋不动声色的将糊名的纸给揭开了,里面被盖住的果然是朱七牛的名字。

朱元璋心中疑心大起,再不复刚才那么高兴和激动。

黄育才的女儿跟朱七牛关系极好?

“黄爱卿,府试阅卷都结束了吗?”朱元璋皮笑肉不笑的问道。

黄育才点头:“回皇上的话,都结束了,这份试卷排名第一,考官们都说此子有状元之才。”

朱元璋当然清楚朱七牛将来有状元之才,但他并不相信这么小年纪的朱七牛就有这般造诣,反而开始怀疑黄育才是不是提前给朱七牛透题了,而朱七牛可能是让宋濂代笔了。

若真是如此,可不要怪咱不讲情面啦!

“嗯,黄爱卿辛苦了,公布名次的事先不要着急,第三场策论的题目嘛,咱想亲自来出,且等两天,咱仔细想想。”朱元璋将试卷轻轻放下,语气透着冰冷。

黄育才却没听出来,只当是皇帝想考验一下这份试卷的作者:“好啊,那微臣就先回去等皇上的消息了。”

“嗯,你去吧。”

“是,微臣告退。”

黄育才一走,朱元璋立刻命人把毛镶喊了过来。

“毛镶,应天府府试你派人盯了吗?”

毛镶抱拳答道:“微臣知道科举伦才乃是国家大事,所以不仅仅是应天府府试,其他州府也有派人去盯着。”

“你派去的人可靠吗?”

“微臣不敢说全都十分可靠,但每个考场微臣都派了不止一个人,他们互相不知道对方身份,也能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若是他们传回的消息一致,应该就不存在瞒报。”

“很好,去问一问吧,咱要知道应天府府试的全部细节。”

“是。”

……

两日后,毛镶又来到了武英殿。

“皇上,微臣已经全部核查清楚了,确认最终获得的情报全部为真,敢问皇上具体想知道哪些?”

朱元璋用手指敲了下桌子:“应天府试第二题的题目是谁出的?”

毛镶显然已经猜到皇帝为何要查应天府府试了:“黄大人的意思是群策群力,所以让每个考官都在开考前写个题目,然后大家各自亮出题目,由所有人各选择一个最钟意的,最终‘少年’一题得到五个考官的认定,超过其它题目的票数,因此成了府试第二场的题目。

而这个拿出‘少年’题目的考官,只是一个普通考官,原职是府学的一个教书先生,他是洪武三年举人出身,平时不善交际,只喜欢吟诗作对。

在他拿出他的题目之前,所有考官都更喜欢自己出的题目,可当他阐述完自己出题的用意,说少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后,不少考官就都转而给他出的题目投票了。”

看了眼皇帝的神色,毛镶继续道:“微臣特意让人调查过,他们是在第二场考试的学子已经进场后才各自公开题目的,在此之前,其他考官都不曾见过其他考官出的题目,基本没有互相串联的可能。

再者,监视宋大人的锦衣卫每天都会送密信过来,据他信上所说,宋大人并没有跟朱七牛提过半点有关策论的事情,还说只有当朱七牛明白溧水县大部分东西的物价时,才有可能考中童生。

综上所述,微臣认为并不存在宋先生给朱七牛代笔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