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5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1/2)

胡惟庸斩钉截铁的说道:“必然是他。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父亲周光指使他干的,皇帝你就不想搞清楚这中间的道道?怕不是你也跟我一样被蒙在鼓里,被人算计了还不自知吧?”

朱元璋坐正了身子。

他不得不承认,强霸雄猜的他确实被胡惟庸这句话给挑逗起了火气,也对周光及周安产生了怀疑。

他更不得不承认,以他的铁血,脑海中在某个瞬间甚至产生了杀意。

“胡惟庸,继续说,咱怎么就被蒙在鼓里了?”

胡惟庸也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临死之前,他也懒得再跟朱元璋演戏,更不想强迫自己去唯唯诺诺或者奉承。

如今的他,只想活着的时候舒服一些。

“我想先洗个澡,换身衣服,再吃点东西。”没有回答朱元璋的问题,胡惟庸自顾自提着要求。

朱元璋强压着火气,冲着一旁的宫女使了个眼色:“去准备吧。”

宫女连连点头,很快就在不远处的另一个宫殿的一个狭窄小房间里准备了浴桶。

胡惟庸过来后,也不嫌弃地方简陋,自顾自洗了半个时辰,这才换上衣服,回到了武英殿。

在朱元璋怒火中烧的注视下,胡惟庸慢悠悠的饱餐了一顿,又擦了擦嘴巴,这才讲述起来。

“假知县一案,我其实事先根本就不知情,但在事后,我收到了一封书信,那封信上说,他看出我对朱七牛有些不满,所以愿意帮我惩罚朱七牛一番,或能让朱七牛人头落地,但事情出了纰漏,他也不好意思来跟我见面,日后会寻找机会再对朱七牛动手。”

“由此,我猜测此人应该是溧水县人,并且跟朱七牛很可能还认识,能够比较清楚的掌握朱七牛的行踪。”

“收到信后,我才开始调查假知县一事,随即得知前因后果,我敢说如果当时不是有宋濂这个老狐狸在,朱七牛一家指定是要栽了,可见背后布局之人确实是个人才。”

“我看出他是想通过此事巴结于我,我也起了收服之心,便让人秘密调查,结果一无所获。”

“我于是开始暗中推敲。首先,我认为此人应该是某个官员,或是官员之子,因为一般人绝没有这个胆子,也没有这个能力,于是我最终锁定了几个人,其中有溧水知县、教谕、周安……诸葛明等人。”

“经过数年排查,我又把其他人都给排除在外了,仅仅将周安和诸葛明放在了怀疑名单,他们一个聪明异常,懂得利用朱七牛获得天下第一牌匾的时机来逼那些富商捐款,一个跟朱七牛相交多年,关系亲密,都有布局的条件。”

“时间一晃便到了绑架案爆发之时,我对我那两个属下意外被锦衣卫撞破一直表示怀疑,哪有这么巧的事儿?很明显这是有人在背后耍手段。”

“这种自己不出面,就能操弄别人如驭牛马的风格,我太熟悉了,正如洪武十年的假知县案,于是我又怀疑起了诸葛明和周安。”

“皇帝你若是不信,大可以找当时那两个锦衣卫问问他们是为何出现在城门口的,估计一切就串起来了。”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是安排他们去监视朱七牛一家和宋濂的吧?他们按理说不该出现在城外才对。”

朱元璋‘嗯’了一声,让人去把当初把朱七牛救下来的两个锦衣卫喊了过来。

“你们两个当时为何会出现在城门口正好救下朱七牛?”朱元璋问道。

“我们原本是奉命监视朱七牛一家和宋先生的,但就在朱七牛被绑当天,我们被一个贼偷了荷包,我二人觉得很丢人,于是分出一个追了上去,想抓住那小偷,那小偷千方万计想甩掉跟踪,但都失败了,最后一路被追去了城外,可到了城外后,那小偷一钻进林子就不见了,微臣找了许久都没找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