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7章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1/2)

周安死后,毛镶没有急着收拾周光,而是带着从周光书房偷来的几份地图回了京城。

听完毛镶的汇报,朱元璋目光阴沉,周身杀气四溢。

“你说你没有杀周光?”

毛镶吓得‘噗通’跪在了地上,颤颤巍巍的从怀里掏出偷来的地图:“请……请皇上过目。”

皇帝使了个眼色,太监立刻去把地图拿了过来,展开放在了龙案上。

朱元璋定睛一瞧,只见最上面的一幅图郝然是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治下的南阳府地图。

在这幅地图上,一共规划了十七八处官田,几乎每个县都有。

朱元璋是见过周光曾经规划的那副溧水官田地图的,一看便明白这是周光的手笔。

毛镶这时说道:“皇上,周光祖籍正是河南南阳。”

朱元璋手指敲着龙案:“你想说什么?”

“微臣想说……周光此人确实是想为大明、想为皇上、想为百姓做些实事,这些地图都是锦衣卫的兄弟在他的书房里发现的,一笔一划都是他亲自画的,可见在闲暇之余,他不像其他官员那样吃喝嫖赌,而是一心想要做实事,试问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为了走门路而陷害朱七牛?有这工夫,恐怕他更乐意多画一张地图。”

朱元璋陷入了长久的沉吟。

“能画出这张图,可见他对南阳的事务、地理是了然于心的,单是这一点就强过太多官员,可是他儿子那边确实是十恶不赦,咱杀了他儿子,他还能为咱做事?”

“据锦衣卫调查,周安是周光的小儿子,他还有个大儿子,他大儿子生性驽钝,不是读书的料,但极为忠孝、厚道,其在河南老家种田,从不仗着父亲是个官儿而欺凌乡里,反而经常节省粮食给那些曾经照顾过周光的乡亲们。周光若真因为小儿子而记恨皇上,岂能不因为大儿子而对朝廷忠心耿耿?除非他想让大儿子也被朝廷杀掉。”

“咱记得你之前说过,周光家境贫寒,幼时父母双亡,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是吧?”

“是,周光的大儿子如今经常去看望和接济的乡亲也多是当年救助过周光的人,有的当年的人早已去世,他便时常帮助他们的后人,十里八乡都对他们父子赞誉有加。”

朱元璋‘哦’了一声,默不作声的翻起了其它地图,发现这些地图各自画着不同的地方,有的在溧水县,有的在临县,有的是果园,有的是官田。

“看来周光也看过朱七牛院试时的考卷,真是抱负远大。”

见朱元璋还是不松口,毛镶恳切说道:“皇上,还有件事臣忘了说。在溧水那边,周光极得民心,老百姓都对他十分爱护,都说他是清官,是好官,是包拯转世,若是贸然杀了他……恐怕会有些不好的反响。”

朱元璋叹道:“是啊,官员好与坏,他们的上官或许不清楚,就连咱也未必分得清,但百姓却是最有体会的。既然如此,饶周光一命,并调任他为应天府同知,准其收敛周光遗体,半月后赴任。可笑周安一直觉得他父亲怀才不遇,不惜铤而走险,却不知咱早在数年前就为他父亲准备了高官厚禄。”

毛镶脸色一喜,没有越权接话。

一旁自有太监领命,快速离开,找人起草圣旨去了。

朱元璋又招来一个太监:“南阳府人士周……周什么来着?”

毛镶马上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周光的长子名叫周平。”

“对,周平,南阳府人士周平知恩图报,忠义厚道,孝顺父母,堪为百姓表率,着礼部嘉奖一番,立个牌坊,明发邸报,供天下人知之。”

“是。”

毛镶:o(* ̄︶ ̄*)o

……

吏部与礼部在皇帝的命令下,一个派人去了溧水县,一个派人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