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3章 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1/2)

来到太医院,朱七牛正要进入公房读书,戴思聪从他自己的公房窗户那儿探出了头:“七牛。”

朱七牛朝着戴思恭抱了抱拳:“戴大人。”

“快要殿试了吧?”

“是啊,后天殿试。”

“准备的如何了?”

“还行吧,反正一有时间就看书。”

“嗯,这样是对的,争取拿个好名次。”

“是。”

戴思恭转而说道:“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带你去接触病人吗?等你殿试结束,咱们就正式开始吧,我已经和那边打好招呼了。”

朱七牛早就盼着这天了,迫不及待想试一试自己的学医成果:“好啊,戴大人,劳你费心了。”

“客气。”

……

四月二十一日,万众瞩目的洪武十四年殿试终于要开始了。

殿试的规模之高,远远超过其它科举考试,它同时也是所有科举考试中最独特的。

其一,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题目也是皇帝决定,考生因此被叫做天子门生。

其二,殿试的考场不在别处,而是在皇宫之中的谨身殿。

其三,殿试只考一场,只考一天,只考一题。

其四,殿试不再刷下谁,除非犯了大过错,否则最次也得是同进士出身,做官是必然的。

谨身殿乃是皇帝上朝之前休息的地方,一般皇帝也会在这里整理衣裳,收拾情绪等,是皇宫之中比较重要的大殿,因为是在谨身殿中考试,故这场考试才被叫做殿试。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这次殿试可以说是唯一见到皇帝的机会了。

等考试结束,他们去吏部候选,大部分都得外派出去,然后就再也不可能见到皇帝了,就算是请安,也只能用奏折,除非他们将来能位列朝堂。

而要想位列朝堂,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是很多的,否则又岂能由七八品官升到足以位列朝堂的三四品官?

正常来说,就算一辈子不犯错,官员想要熬到三四品,那也得熬上二三十年,还得年年绩效上上才行,一旦犯错,降职甚至砍头都不是不可能。

他们中有些人都已经好几十岁了,胡子老长,两鬓斑白,且不说能不能升官那么顺利,能再活二三十年都是奢望!

对于朱七牛来说,别人奢望的这些东西却有些习以为常。

因为他经常见到皇帝不说,本身就已经是从八品官了,相当于不少考生当官的起步阶段。

虽然如此,谨身殿对于朱七牛来说也是陌生的,他这还是第一次来。

他便难免趁机到处扫上两眼,当皇帝和其他陪考官员进来后,这才老老实实躬身行礼,目不斜视。

“免礼,都坐下吧。”朱元璋满意的扫了眼数十名贡士,哈哈笑着抬了抬手。

朱七牛等人齐声答谢皇帝,这才老实坐下,眼眸低垂,一个个老实的跟下雨天的斑鸠似得。

朱元璋随即让太监依次打开了陪考官们给出的考题,一一看过,却不甚满意,于是亲笔写了道题目——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又让人将题目拿给几位陪考官看了看,朱元璋笑问道。

老朱都定下来了,谁敢在这个时候反对?怕不是想去跟胡惟庸作伴吧。

于是大家纷纷赞同,用实际行动给下面即将做官的贡士们上了一课。

“好。”

“好题目啊。”

“这个题目确实很好,适合做此次殿试题目。”

“依微臣看来,皇爷用心良苦,对他们期许很深啊。”

于是殿试题目就这样定下了。

当它公布之后,朱七牛直接蒙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