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53章 一敬由来入道门(1/2)

内心中,朱七牛对这话却并不赞同。

当今皇爷是不错,太子、太孙也都是仁义之君,可架不住老天爷爱跟大明开玩笑啊。

按照明实录的记载,他俩死掉后,蠢蛋朱允炆根本就坐不住江山,一场奉天靖难,死伤我大明多少无辜将士啊!

是,永乐大帝名声响亮,饮马翰海,七下西洋,许多方面都做到了极致,自是风光无限,可那些因他而死的百姓和将士呢?连个名字都不可能在史书上留下,何其悲哀!

有些人下意识将自己当成了永乐大帝,自是豪情万丈,舍我其谁,可一旦把自己当成了那时候的百姓,怕是比谁都希望燕王朱棣消停一点,不要搞事。

说白了,朱允炆想搞的是藩王,而不是百姓,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除了那些燕王手底下的文武官员,谁乐意搅和到他们一家人的事里啊。

哪怕是最终夺得皇位的朱棣,因为从小没接受过正统帝王教育,在治国上也是稀松平常,远远比不上洪武大帝,又是建立内阁,又是提拔宦官,把当今皇爷好不容易压下去的一些政策都给弄歪了,给后代开了一个坏头。

他就不说了,他那个重孙子朱祁镇更是烂透了,一场土木堡之战,愣生生把大明给推入了灭亡之路,打那之后,大明跟大宋也没多大区别了,文官再次压在了武官上面。

而最终受苦的,还不都是老百姓吗?

大明超过唐宋,日子越过越好?想想而已。

朱七牛不禁又想起了老庙祝昨天的话。

“他真的有办法救太孙吗?感觉神神叨叨的。”

“若是太子、太孙都能正常继位,大明才算是真的有希望!”

……

一直到快要宵禁,长街宴这才算是办完,大家吃饱喝足后,各自离开。

走的时候,那些带了锅碗瓢盆和桌椅板凳的人都把东西又带回去了。

一些剩下的熟菜和食材也被二神庙分发给了百姓。一下子,二神庙的库房全都空了。

而在宵禁过后,来了一队巡视的衙役,他们个个拿着笤帚和口袋,一过来便默契的清扫起了长街宴后的垃圾。

如此一来,明日早上人们再来看时,这里便又恢复了整洁。

按理说衙役们不该干这个,但若是百姓或二神庙的人来清理,时间上来不及,除非提前结束长街宴,然后赶在宵禁之前打扫,但这样无疑是压缩了穷苦百姓好好吃一顿的时间。

于是乎,在起初发生这类问题后,同知周光便专门给衙役们安排了这项任务,每逢初一十五长街宴后,他们都会清扫完垃圾再去巡逻。

能做衙役的人,本身家里条件就不会好,长街宴时,他们的家里人也能过去解解馋,他们作为受益方,当然不排斥干清理垃圾的活儿。

更何况二神庙的两位庙祝得知此事后还专门付了一笔钱给衙门,他们每次清理后都会额外得到几十个铜钱的收益,他们干起来就更是热火朝天了。

听着外面一连串的清扫声,并不知道内情的朱七牛有点好奇谁这么晚了还在打扫,但更多的还是想知道怎么救雄英,于是来到了老庙祝的房间外。

“庙祝,你睡了吗?”朱七牛敲了敲门,询问道。

老庙祝道:“进来吧。”

朱七牛推门进去:“庙祝,你昨天说今天就给我答复,不知你想到好主意了吗?”

老庙祝慈祥笑道:“当然想好了。”

“是吗?那你快跟我讲讲。”

“在此之前,我先跟你讲讲前天晚上的星象,北极一星……。”

认真听完老庙祝关于星象的分析,朱七牛有点麻爪。

“怎么星象的预示和明实录上的记载这么接近?难道这真是老天爷的安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