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56章 何妨架上药生尘(2/2)

提供,免费发放给百姓,省的朱七牛每次都得抄两份药方。”

“是。”

“这件事由标儿你去做,不要经过三省六部,需要的钱都由咱来出,务必把药堂的环境弄好,一切装饰、摆件等都挑好的来,最好是前店后院的那种,朱七牛以后就住在药堂后面,记得把后院的墙跟隔壁的关帝庙打通。”

“知道了。”

“还有,还有,咱的大孙雄英今年八岁了,也是时候刻几个太孙之宝了,挑一个小的送去给朱七牛,以后药方上就不必署名了,直接盖章,这样才更有效应嘛。”

“父皇英明。”

……

下午时,皇帝的旨意便下来了,赏赐给太孙‘朱七牛’老多东西。

这事儿很快就在京城之中传遍了。

连同太孙朱雄英免费给人看病施药的事儿一起。

在这方面,皇帝算是彻底玩儿明白了。

当年刚造反那会儿,但凡他有现在一半精明,恐怕能提前最起码五年建国。

作为被皇帝逮着薅羊毛好多次的人,朱七牛早就习惯了皇帝的这种作风。

简而言之,这位皇帝最看重的是亲人,其次是皇帝大权,其次是百姓,任何敢于威胁到这三方的人,都是他的敌人。

至于这三方以外的人,无论敌人友人,全都在可杀害、可牺牲的名单之中。

“小道长,太子殿下让我问问你,这个新建的药堂的名字该叫什么,他那边好安排人上报皇帝,定制招牌。”传完圣旨后,传旨的太监笑呵呵的来到了朱七牛身旁,一边殷勤的将他扶起来,一边问道。

朱七牛想都没想,便直接说道:“永乐,必须叫永乐,最好是太子自己再搞一栋宅子或高楼之类的,取名建文。”

太监愣了一下:“永乐堂吗?”

“堂?这个字眼未免小气,配不上太孙,就叫永乐殿吧。”

“这个我可做不了主。”

“无妨,你如实禀报,让皇帝和太子决定就是,如果他们同意,就请太孙亲自写下这三个字,再写一个对联,上联是‘但愿世上人无病’,下联是‘何妨架上药生尘’,到时候就按照太孙的字做成招牌和楹联。”

“好主意啊,到时候老百姓走来走去都能看见,太孙的名字必能名垂千古。”

太监拍了拍巴掌,心中迫不及待想去跟皇帝和太子汇报此事邀功了,当即告辞离开。

而当皇帝朱元璋听闻朱七牛的主意后,倒也觉得不错:“咱的大孙的住处,用‘殿’这个字倒也合适。但愿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好对联,好用意啊!就这么办,让太子安排人定做招牌和楹联去吧。”

“是。”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