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8章 共语似醍醐灌顶(1/2)

“虽然相差了四两银子,可我们一直都是在合理范畴内交易的对吧?任谁来了都无可指摘。”朱七牛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里面的门道好像挺深啦,你的意思咱有点明白了,但还是许多没想通,你再跟咱讲讲。”

朱七牛道:“第一次交易的情况,我将其命名为通货紧缩,即相对而言的货币不足。

彼时,百姓的东西卖不出多少钱来,百姓十分吃亏,而家里存钱多的有钱人呢,就可以用同样的钱买更多东西。

而百姓本来就没什么钱,想买更多东西也办不到。”

朱元璋嘿嘿一笑:“这么说来,咱发行宝钞还误打误撞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不就是钱不够用吗?咱多发宝钞就是了。”

朱七牛看了皇帝一眼,有些不忍打击他,但还是如实说:“皇爷的良苦用心自然是好的,但宝钞也不能多发。”

“这是为何?”

“因为宝钞多发的话,就会出现我们玩儿的游戏的第二种情况,我将其命名为通货膨胀,即相对而言的货币过多。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百姓家里的东西倒是好卖了,也更值钱,可相对而言的,他们买东西时要花费更多。

而家里存了很多东西的富人,就能借此赚很多钱。而百姓家里东西有限,就算都卖了,也挣不了几个钱。”

朱元璋气的‘砰砰’直拍桌子:“合着来来回回都是富人占便宜?穷人就这么该死吗?”

朱七牛直言不讳道:“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消息的闭塞,像我之前在钱庄兑换铜钱时,那掌柜的早就察觉到银子贵而铜贱了。

所以他在囤聚银子获利,而等到铜钱价格恢复后,他又会囤聚铜钱,将来好兑换银子,这一来一回,他几乎不用怎么动,就能获得众多的银子和铜钱。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如果把银子当做钱,那铜钱就是商品,如果把铜钱当做钱,那银子就是商品,同样适用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律。

百姓就惨了,等他们察觉到铜钱贵或银子贵,再想把手里的铜钱或银子进行兑换时,可能不仅没赶上赚钱的机会,反而正赶上亏钱的时候。”

朱元璋气的又拍了下桌子:“该死的商人,统统该杀啦。”

朱七牛再次直言不讳道:“其实……商人只是凭借有钱有货和嗅觉灵敏来挣钱,挣来挣去也挣不了太多,尤其是相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可宝钞就不同了。”

“什么意思?”

“皇上你想啊,如果宝钞滥发,通货膨胀,到了最后,一贯宝钞可能只能买一棵白菜了,那家里有不少宝钞的百姓岂不是很惨?

如果他们是在一贯宝钞能买一千颗白菜时卖掉的白菜,又是在一贯宝钞只能买一棵白菜的时候买的白菜,那他们就相当于用一千颗白菜换了一棵白菜,剩下的九百九十九颗白菜去哪里了?都进了朝廷的口袋。

这可比那些明码标价的加税还来的要命,所谓软刀子杀人,不疼但是要命啊!

除非在宝钞滥发的同时,物价跟着上涨,百姓的收入也跟着上涨,但这显然很难,任意一方面跟不上,吃亏的都是老百姓。”

遮羞布被扯开,朱元璋臊的脸都红了,有些无力的跌坐了下去:“竟是如此,竟是如此啊!亏咱还一心一意觉得咱是为百姓好,是古往今来最站在百姓那边考虑的人,原来咱才是那个最大的恶人,咱这是亲自开了先河,要挖大明的根啦!”

朱七牛咳嗽了一声,生怕皇帝迁怒自己,连忙补充道:“皇爷不必如此自责,要真说有责任,那也是百官的责任,他们这么多人,谁都没发现纰漏,每个月还傻呵呵的往家里领宝钞当俸禄。不过嘛……。”

朱元璋催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既然眼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