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49章 有志者,事竟成(2/2)

况。

就连京城周边的州府,也因此而受到不少影响,许多百姓的东西只能贱卖,不然根本换不来钱。

趁此机会,皇帝朱标果断令才成立的财部推行了好几批宝钞。

大家虽然不喜欢这东西,但实在是无钱可用,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于是乎,每次都仅仅过了三五天罢了,通货紧缩就被压下去了,物价重新恢复,宝钞也变得更加坚挺和受欢迎。

一片片新房被建起,一片片旧房被拆除,一户户人家搬进了新家,那叫一个高兴。

打从进了二月开始,城北就没少响起鞭炮声,那都是乔迁之喜的人图个吉利放的。

有的时候一天就有几十户人家放鞭炮。

人们搬了新家,一些东西就该置办了,他们本身也因为城北重建攒了不少钱,买东西时也就没那么抠搜。

这又连带着让京城做各种生意的人跟着沾了光,赚了不少钱。

一来一去的,少说也有数百万人因城北重建而改善了生活。

所有在城北安家的人,府衙那边都给他们重新换了户籍。

什么赵家村十五号二楼、周家村七十二号三楼等等,地契则是以同一栋楼下的地皮为准,由三层楼住的三户人家共有。

虽然地皮比过去小了不少,但家更新了,房子更值钱了,环境更好了,还挣到钱了,也没人纠结或扯皮。

各个村儿有了村长的管理,也能省衙门和百姓们不少事儿。

整个城北陆续建成后,哪哪儿都是大马路,都是一排排规律的房子,官府在处理一些公务时也能更加快速、精准。

府尹黄育才和新上任的同知都老乐意处理城北事务了。

就连捕快们也喜欢没事儿就往城北跑。

这可把城东城西城南的百姓给羡慕坏了,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卖房卖地皮的城北百姓则后悔的肠子都要青了。

……

时间一晃,便进入了洪武十六年的九月。

九月初五这天,随着一块特意被堵在城内支流上的铁板被众人拉起,支流内的水开始流入铁板后的那一片城北区域,整个城北的重建彻底宣告完成。

至此,所有朱七牛原本规划中的东西都搞完了。

哪怕是街边角落不起眼的一棵小树,也没有丝毫敷衍折扣。

最后一批收房的人都满意的交付了尾款,一点扯皮都没有。

甚至于因为各村落内特意保留了部分农田、竹林、树林等,前不久城北大部分地方还大丰收了一波,几乎家家户户都领到了新粮,这是朱七牛始料未及的。

负责种粮的那些富贵之人嘛,虽然忙了半年才得了一点粮食,倒也觉得挺开心。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