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1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1/2)

朱标父子满意离开。

目送他们远去,朱七牛转身拦了辆牛角上系着青色布条的牛车。

这种牛车也是朱大虎的车马行的车。

归纳一下的话就是:

系青色布条的车相当于朱七牛看过的经济学里提过的出租车。

系蓝色布条的车相当于朱七牛看过的经济学里提过的公交车。

另外还有一种系紫色布条的车,专门用来给人送货的,搬家也行,相当于朱七牛看过的经济学里提过的小货车。

由此可见,朱大虎确实是个赚钱的好手,脑袋比很多大商人都灵光。

靠着这三种专用的车,朱大虎在城北这一带混的相当开,一年少说进账大几千两。

又因为他是忠义伯的大伯,城北百姓都很信服他,其他那些官儿也好,富商也好,都不敢找他麻烦。再加上溧水县城那边的车马行生意,一年妥妥的万两银子入账。

虽然是朱大虎的侄子,但朱七牛坐这种系着青色布条的车也得给钱。人家伙计又不认识朱七牛,更没资格免车费。

朱七牛也不是省这点钱的人,到目的地后,交了车费,拍拍屁股走人。

来到王家村七号楼,朱七牛‘砰砰砰’砸起了门。

王家村这一带处于城北中心的偏后位置,房价不说最高吧,但也绝对是偏高了,能住在这里的都是有钱人,房子也都是出售的那种,所以并没有跟人混住一栋楼,而是整个三层楼都归一家所有。

像这样的楼,朱大虎咬咬牙直接买了三栋,分别位于不同的村子。

这一栋嘛,目前住着朱七牛的爷爷奶奶和大哥大嫂、二哥二嫂。

至于他大伯和大伯母,则在另一栋楼里,那里离开的车马行近,一来一回省不少时间。

听见有人敲门,朱刘氏过来把门打开了,一看是宝贝儿孙子,高兴的手舞足蹈:“七牛,你来了啊,快进来,快进来。”

朱七牛笑道:“奶奶,我来蹭饭了。”

“都是一家人,说啥蹭饭啦,你就一个人过来了?”

“是啊,待会儿我还要去先生家,奶奶帮我装一份饭菜,我提去给先生。”

宋濂住的地方嘛,也是王家村,不过王家村可不小,从东到西有二三里地,朱七牛如今在东边,宋先生的家在西边。

一听还要给宋濂带饭,朱刘氏不敢怠慢,连忙去后厨叮嘱厨娘多做点饭菜,把肉再熬化一点,省的宋濂牙齿不好咬不动。

朱大虎家如今阔绰了,丫鬟请了不说,连做饭都有专门的厨娘,倒是比朱七牛家过得还豪奢。

这主要是因为朱刘氏年纪大了,朱大虎不忍她辛劳。

而朱七牛的两个嫂子呢,一个刚生娃不到半年,一个快要生了,不说她们是大家闺秀,不怎么会做饭,就是会做,这会儿也是不能做的。

朱二牛的媳妇儿是去年七月时发现怀孕的,今年四月末那孩子便生了,当时朱七牛还带着黄月英和朱八牛来喝过满月酒。

朱二牛的媳妇儿生的呢,是个儿子,朱大虎当即决定用朱七牛之前取得‘仁诚’来给大孙子命名。

听说七叔来了,两个嫂子纷纷出来见礼。

朱七牛从二嫂怀里接过小仁诚,刚逗没两下,小家伙就怕生的‘嗷嗷’哭了起来,二嫂接过去后没几下,小家伙便嘬着手指头睡着了,睡功跟他爹有的一拼。

做好饭了,两个嫂子客气的请朱七牛坐下,朱七牛也不客气,坐下便开吃。

一边吃,朱七牛一边问:“爷爷和老大老二呢?”

朱刘氏道:“隔壁的郑家村最西边有块你当初预留的田地找不到人种,你爷爷听说后老高兴了,‘哼哧哼哧’扛着锄头就去了,说是要开挖出来,明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