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章 官场如逆旅,我亦是行人(1/2)

一听让大家各抒己见,众臣子纷纷借机进言,

“启奏皇上,左右布政使都是正二品或从二品的官员,若要升迁的话,要么加品级,要么调入京城,任职七部、都察院或文散官之职位,而前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善长跟随太上皇出京之后,左都御史一职便一直空缺至今,不如让万大人接替左都御史之职位吧。”

“微臣觉得这样不妥,万大人以前担任应天府同知时,便带人翻新了不少地方的街道,解决了京城过去地面凹凸不平、一下雨就哪哪儿都积水的问题,后来到了地方,更是勤政爱民,治理有方,像这样的人,非七部尚书不可,做一个御史言官之首未免不合适。”

“……。”

“当今太子册立已一年有余,尚未指派具体的重臣前往教授,不如就从万大人这里开始吧,毕竟储君乃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储君之教育不可小视。臣建议加封万大人为太子少师,兼领左都御史,以身作则,当太子的榜样。”

“启奏吾皇,老夫近日来常感自己年迈昏聩,已是不堪重负,又唯恐耽误了朝廷事务,故而虽然力不从心,仍然勉力维持,如今既然万大人要升迁,不如就让他顶替老臣的位置吧,老臣也好将事务交代下去,回老家去颐养天年。”

最后说话这两人,前一个是正四品的中顺大夫。

其乃是一位相当有名的大儒,但为人迂腐,只知道死读书,多年来也没给朝廷出什么好主意,属于那种朝廷养起来专门当摆设用的官儿。

以前宋濂还在教导太子时,他便经常请旨想要一起教导,但都被当时的皇帝朱元璋给拒绝了。

如今他又提议加封万三重为太子少师,其目的不言而喻,不过是想重启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太子少傅的模式罢了。若是皇帝同意这事儿,到时候怕他又想争取一番。

后一位则是工部尚书,其人嘛,没什么大毛病,但也没有他说的那么高尚。

都是在朝为官的,谁还不知道谁啊。

一看他说的这么大义凛然,许多官都看了他一眼,心中十分鄙夷。

但却无人说话得罪他。

站在皇帝的立场,却比较喜欢这种官儿。

因为皇帝有难题,他是真敢上啊,直接连尚书之位都让出来了。

若是他也像其他尚书那样舍不得位置,那万三重还真就不好安置,皇帝又得费一番心思。

尽管他也确实是老了,该退了,临走前只为了挣点人情、赚点名声。

所谓花花轿子众人抬,工部尚书既然抬了一下,皇帝也不介意抬一下。

“好,难为爱卿如此为朝廷着想,朕也不忍你如此年迈还为国操劳,便准了你的请辞吧。”朱标道。

“谢皇上。”

“爱卿为国操劳一生,临别之际,朕也不想吝啬,便加封你为太子太保,准你以太子太保之官身致辞,另赐你白银百两做安家路费。”

“微臣叩谢天恩。”

众人:羡慕了。

“既然工部尚书之位空缺,而万爱卿颇懂工程之道,不如便让他接任工部尚书之位,诸位以为如何?”朱标转而问道。

众人对此自然不会有意见。

就这样,万三重的官位定了下来,是为正二品工部尚书。

朱标又道:“如此一来,河南左布政使的位置便空了出来,朕有意让应天府尹黄育才前去接任,大家以为如何?”

此话一出,众人都吃了一惊,包括黄育才本人。

自从洪武十年成了应天府府尹,整整七年,他可就没挪过窝了。

反倒是他的两个副手万三重和周光,如今都已是一部尚书。

大家原以为他会在府尹这个位置上坐到死的。

他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