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0章 七牛生来胆气豪(1/2)

后龟山,倭奴国第九十九代天皇,大觉院统的当代天皇。

与之相对应的是倭奴国北朝的后小松天皇,即持明院统的当代天皇。

所谓的持明院统和大觉寺统,可以理解为皇帝朱标和燕王朱棣各自的血脉家族,即同为朱元璋血脉的两支分脉。

但和大明的父传子制度不同,倭奴这边的情况复杂的多,他们竟然是轮换制,即一边当一轮,当完了就换另一轮。

这样就难免会搞出问题。

毕竟两边的天皇血脉都各有地盘、军队等,而人必然是有私心的。父亲当了天皇,指定想把位置留给自己儿子,而不是传出去。

果不其然,倭奴国这边矛盾爆发了。在历史上,类似的矛盾也发生过多次,每次都会伴随大量流血牺牲。

倭奴此次南北朝的分裂起因是后醍醐天皇消灭了镰仓幕府后,进行了第一次王政复古,推行新政,史称建武新政。

其目的在于把天皇之位留在自己这边,父传子,家天下。

当时的外部环境是,由于元朝数次跨海而来,想要征服这片土地,导致倭奴国方面通货紧缩,钱财不足,经济混乱。

而后醍醐天皇呢,便想借机搞一搞幕府,不给他们战后奖赏。

为了拉拢更多人搞倒幕府,后醍醐天皇大肆拉拢京都的公卿贵族,结果运筹失当,做事不够周密,太过明显,引来了有功武士的不满。

其中倒幕大将足利尊氏尤为不满,他虽然被赐予天皇名字中的尊字,但自己也有意开幕府,并不想让天皇把幕府废掉,权利都抓在手里。

之后足利尊氏选择了背刺,以武力逼迫后醍醐天皇退位,并立持明院统之光明天皇。

光明天皇反过来又策封足利尊氏为征夷大将军,准其建立室町幕府,是为北朝之始。

而后醍醐天皇被迫退位后虽然被囚禁了起来,却也设法逃出,持着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的吉野,这便是南朝了。

之后近百年时间,后醍醐天皇及其后代一直试图打回去,北朝幕府那边也一直想要一统倭奴,双方多次大战,死伤不少倭兵。

时至今日,南朝的颓势十分明显,用太上皇朱元璋的话说,南朝被北朝吞掉只是时间问题罢了,若没有外部势力干预,北朝足利尊氏的足利义满必能一统倭奴天下。

故而,朱七牛选择了以南朝为突破口。

因为他们反正都要投降了,或许不会介意把投降对象由北朝换成大明朝。

而一旦南朝降了,北朝就更没指望了。

“可惜啊,外部势力干预了,而且是过江猛龙!”信步走在长长的石路之上,朱七牛暗暗想道。

不多时,皇宫主殿到了。

不等带路的太监通报,朱七牛便一把推开太监,不耐烦的信步走了进去。

站在大门内,朱七牛昂头与坐在皇位之上的天皇隔空对视着,嘴角含着冷笑,眼神带着挑衅,手中折扇摇啊摇,摇啊摇,可以说是非常嚣张了。

在其身后,长得跟头熊似得张冰洋与面色狠厉的朱三牛一人腰挎着一把刀,不动如山,眼睛半睁半闭,宛如两尊门神。

虽然他们只有三人,却个个精神饱满,壮志凌云,胆气冲天,面对南朝文武百官,怡然自得,暗含傲气,不仅气势上不落下风,反而隐隐凌驾其上。

反观南朝一方,因为担心国破家亡而睡不好的君臣们就没几个好面色,不是双眼血红,充满血丝,就是老脸惨白,眼袋发黑,人数虽多,终无用矣。

对视了一阵后,天皇率先败下阵来,眼神躲闪,不敢直视朱七牛。

朱七牛:(ˉ▽ ̄~) 切~~

见状,南朝的文武大臣皆感觉面上无光,有那胆子大的,直接跳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