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2章 中国骑行第一人(1/3)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苍云峰讲解道:“李聪明是中国最早玩骑行的一批人,生于1968年,在1989年的时候就已经骑行六省了,2014年7月完成了羌塘无人区的纵向穿越,同年10月,李聪明从日土县界山达板出发准备横向穿越羌塘无人区……”  听到这,马上有人拿出卫星地图查看,忍不住惊叫道:“横穿羌塘无人区,平均海拔5000多米,推着自行车在这种地方走上1600多公里?而且是十月份,羌塘的气温至少是零下了!”  众人屏住呼吸,都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眼神停留在苍云峰的脸上,等待着下文。  苍云峰抽了口烟继续说道:“2014年10月之后,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人见过李聪明了,直到两年后,也就是2016年4月25日,北京老男孩车队在穿越羌塘无人区的时候,一台80在勒斜武担湖压破了冰层,车尾沉湖,车队在救援这台车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岸边的一个凸起树干,要知道羌塘是没有树的,一个像树枝一样的东西会是什么?众人救援80之后走向了插在土里面的树枝,意外的发现这竟然是一个自行车的车把手,很快,老男孩车队在湖边陆续找到了李聪明的背包、日记本、相机、内存卡等等,经过分析判断,确认了这是李聪明的遗物,但是现场并没有发现刘聪明的实体,时隔两年,哪怕是遗骨都没发现。”  小胖紧张的握紧依依的手问道:“人呢?李聪明去哪了?一直都没发现么?”  苍云峰摇头说道:“李聪明去哪至今都是个谜,关于他的去向有很多种猜测,有人怀疑他是体力不支丢掉了自行车继续前行了,也有人认为是李聪明被野生动物袭击,还有人认为是李聪明晚上露营在湖边,帐篷被暴风吹入湖中,他也就此遇难了,总之猜测有很多,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们不得而知。”  溪玥的助理赵小佳很不可思议的说道:“羌塘的风把帐篷吹飞,这种可能性大么?我觉得最后这个猜测完全不成立。”  保障组的哥们笑着反驳赵小佳说道:“你在羌塘里面不觉得风大,是因为我们帐篷扎得稳,基本上都是40厘米的不锈钢地钉扎在土里,每个帐篷至少32条风绳拉着,否则你怎么能感觉不到风大呢?”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苍云峰继续说道:“李聪明的装备肯定跟我们没法比,他就一个人推着一个自行车,帐篷肯定选择轻便徒步用的,李聪明去哪了我们暂且不讨论,我们继续往下说。2016年4月25日发现李聪明的遗物之后,老男孩车队返回了北京,在2018年的时候,再次来到了勒斜武担湖,带着提前做好的墓碑,以李聪明的自行车为象征,为他立了一个衣冠冢,同年还在另外一个湖边,为王勇也做了类似的衣冠冢。”  “王勇又是谁?”  苍云峰苦涩的微笑说道:“也是一个牛人,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杨柳松写过的一本书,《北方的空地》,或者看看电影《七十七天》,不过我个人觉得电影还是别看了,那玩意拍的……简直就是把《北方的空地》毁了,完全没拍出来一个人推着自行车穿越无人区的感觉,这几年玩命穿越羌塘的人不少,但是活着的不多,在羌塘这种地方死了想找尸体都难,野生动物能把你肯的渣都不剩。”  就在一群人听得入迷的时候,不知道谁来了一句,“这岂不是杀人越货的好地方?”  老唐开玩笑说道:“你还真别说,在羌塘这种地方杀个人都留不下任何证据呢。”  “好了……”苍云峰起身说道:“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吧,大家回房间都早点休息,明天早上我建议大家都能早起晨跑,简单的适应一下4900米海拔对身体带来的压力,毕竟我们是工作人员,后续的工作量还很大,客人可以坐在车里吹着空调等着营地的搭建、等着可口的饭菜,但我们不行啊,我们得干活服务人家,就这样吧,大家早点休息,明天见。”  “明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