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21章 心疼丈夫,结果把自己累坏了(2/2)

,我夫君割了牛草回来,这会儿吃上了,吃饱了,你牵走就是,看伤要紧。”

刘婶满是欢喜,道了谢,这就赶着牛车走了。

干惯农活的村里妇人都有力气,赶着牛车也不吃力。

宋九没将此事放在心上,邻里间的能帮就帮。

傍晚时分,宋九正在洗衣裳,刘婶就将牛车送了来,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不过牛肚子是喂得圆滚滚的。

宋九起身看向刘婶,刘婶满是皱纹的脸上忧心忡忡的说道:“这城里还是挺乱的,我家当家的看了脚伤出来,差一点儿被人抢走了牛,要不是我家两个儿子都跟了去,可就真的出事儿了。”

城里还乱么?宋九感觉到不可思议,她还打算去城里送绣品呢。

刘婶点头,“上头赈灾的人是来了,但是每天靠着朝廷救济,也不像咱们水乡村这样,真能够吃饱的,只能说还有口吃的没有饿死。”

“不过听说城里来的那位贵人,说是跟几位皇商商量,打算在安城开设作坊,安城受灾,地里种不出吃的,那就往城里作坊去,只要有口饱饭吃,作坊里的事样样都干,能安置不少人。”

“这位贵人还真是再世菩萨,过不了多久,咱们安城的作坊越来越多,大家伙的也能跟着学门手艺呢。”

刘婶说城里街头都议论开了,什么绣坊、织布坊、铁匠坊等等,这位贵人引来的商人,指不定能救活安城。

刘婶走时再三说让宋九暂时别去城里,等那些作坊一家家的开起来了,这些流民有地方安置了,安城才能算是太平。

刘婶一走,宋九也打消了去城里的念头。

家里倒是有存粮的,荤油快没了,那就省着点儿吃,总该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将来城里的作坊开起来了,她这个半吊子绣娘是不是更好混了,也免得城里的绣活都被万绣坊给承包了。

宋九把皮子和绣品都好生收了起来,没去城里了,正好任家地里的活也多了,稻田谷子成熟,稻香鱼却还没有养大,一年两季的谷子,等年底才卖稻香鱼呢。

任家要在村里请短工帮忙,村里不少年轻小伙跑过来争活计,里头便有日子过不下去的孙小郎。

村里的年轻小伙不上山打猎了,孙小郎又得罪了周小山那一伙人,眼下是没有任何办法了,家里的田又少,城里又乱,没有苦力活计寻来做,眼下任家的短工正是寻活计的好时机。

孙小郎过来时,村里已经来了不少年轻力壮的小伙,他身姿瘦弱,恐怕争不过,一时间有些着急。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