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27章 妯娌三人一起入城(1/2)

两嫂子听了很是羡慕,有手艺就是好,想不到三弟媳出了师,终于能帮大绣坊做事,成了地道的绣娘。

杨冬花得知那绣楼隔着城东头也不远,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丈夫打算明个儿入城买铺子的事说了。

沈秋梅一听,心头不是滋味儿,二弟媳家里已经打算买铺子么?亏得她还在巴巴地想着买地。

铺子也在城东头,能到城东头做生意,那可不得了,进进出出的都是有钱人。

宋九问铺子多少钱,杨冬花说二百两银子就能买上。

宋九听了,有些意外,城东头有这么便宜的铺子么?

沈秋梅却在一旁震惊的看着杨冬花,惊声问道:“一间铺子二百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二弟这一趟是不是赚了不少钱?”

杨冬花笑了笑,答道:“倒也没赚多少,买了铺子,剩下的也不多了。”

沈秋梅很想知道二弟这一趟到底赚了多少钱,可是看到二弟媳瞒得紧,也不好接着问,心头着实震撼,出门一趟回来赚了这么多的钱,比她丈夫做手艺强太多。

很快沈秋梅想到一件事儿,立即看向杨冬花,“我瞧着这铺子在城东头那可是好地方,为何还能留到明日变卖,不会有问题么?可别像我先前买石头村的地。”

“我是没有买过铺子,也不懂这些,我就丑话说前头,万一这铺子有问题,也不是小数目,而且我听我夫君说城里不少东家为了间铺子对簿公堂的也不在少数。”

“咱们安城来了这么多的富商开作坊铺子,城里的铺面真的不愁卖的。”

沈秋梅只是随口一提,杨冬花的心就揪紧了,她忍不住看向宋九,“要不明个儿我跟三弟媳一起入城,三弟媳帮我把把关,我夫君说下午才去办契纸,咱们先问个情况。”

宋九也没有买过铺子,她对这行情不懂,只是她虽然不懂,但是梅庄的陶三娘一定懂,实在不行,还有戏楼里的伙计和管事,总能问出些什么。

在杨冬花的软磨硬泡之下,宋九只好答应了。

杨冬花不想丈夫知道她和三弟媳去城里打听,免得伤了丈夫的自尊心,就打算把这事瞒下来,明早跟着三弟媳的牛车悄悄地入城。

沈秋梅见两人都入城呢,立即说道:“我也跟你们去一趟,我也想看看城里的铺子怎么买?我以前咋就没有想过买铺子。”

自家丈夫是木匠,是不是也可以买间铺子做木器卖,他底下又有一群徒弟,把几个厉害的带身边,这不现成的生意就来了。

沈秋梅越是这么想,心怦怦直跳,不再惦记着谁家卖地了,反而关注起铺子来。

既然大嫂也要去,那三个孩子只能交给婆母带了。

任婆子难得见三人一起入城游玩,答应得干脆。

大清早的,杨冬花就来了祖宅等着宋九。

沈秋梅想了一夜,对买铺子这事特别的好奇,也是早早的抱着闺女来了祖宅,都一起坐三房的牛车入城去。

任婆子被媳妇叫醒,从院里出来,三个孩子都交她手中了,任家小院里头回这么热闹的,隔壁吴婆子听到孩子的哭声,都忍不住过来串门。

宋九不敢让傻夫君跟着入城,上次惹下了祸事更得小心谨慎。这一趟正好有两个嫂子跟着,这一下傻夫君也放心了。

三个女人赶着牛车出了村,一路上说过不停,围着买铺子这事说开了。

天已经大亮,牛车也来到了城门口,不必收入城的钱,百姓进出很自由,便是守门卫也少了,也没有人注意牛车上的三个妇人。

瞧着时间还早着呢,宋九不急着去绣庄,先去城东头的铺子打听去。

三人穿的棉布衣裳,崭新干净,但一眼还是能看出是庄户出身。

就这样直奔目的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