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〇四四回 妙女面圣震惊府学 明君惜才破改陈规(下)(3/3)

一位故人呐。此人便是已故的开国上将,中山王徐达。朕还记得,我等少年之时也曾论及志向,当年情形至今历历在目。那时朕立志有朝一日定要诛除鞑虏,光复中原。徐达则手持麦桔,登高一呼‘我要做一个为国开疆的大将军’!”

阶下诸子弟听得津津有味。朱元璋与徐辉祖热泪盈眶,徐增寿倍觉荣耀,更显傲然。

“眼前这小女之言,与徐将军如出一辙。稚子之志,皆非为己。此为大志!”朱元璋举步之间,又是一通调侃,“那时,我等志向也曾被人嘲笑,说是蚍蜉撼大树——自不量力;蝼蚁搬大象——有气无力……”

众学子纷纷笑语。

朱元璋笑得更是从容:“云云种种,不胜枚举。而我二人当时回应的就是这‘我为众人和乐,何惧眼前非议’!今朝还看,虽是少年骨气,也不乏天地胸怀!”

众子弟齐呼:“万岁!万岁!”

朱元璋摆手一笑:“朕今日一时兴起,不免多言。但尔等须明白,父辈打下的江山,终究要由你们来守!莫要躺在老子功劳簿上啃骨头,此为能者之耻,强者之辱!”

众学子叩首齐应:“吾皇教诲,我辈永生不忘!”

“好!”朱元璋心满意足地点了头,又唤庆童,“拟旨。”

此言一出,阶上众年长者纷纷伏首听旨。

“放旨各省、州、县府衙及学府。一、自大明建邦至今,首重兴教育人,如今已兴建各级学府一千三百余所。从即日起,各级府子弟四季衣装、一日三餐均由各省、州、县财政供给。然,应知:国家重教,民当尊师。师者应无论子弟出身贵贱,一律同等对待。如各级学府有官家子弟仗势欺师扰学,一经坐实,即刻废籍除名,永不录取。辱国犯上、伤人性命者,其父兄同罪。”

此言一出,徐辉祖当即看向徐增寿,徐增寿一时心虚,含恨垂首。

“二、为普及国法,坚实国本,各级府学除教授经史子集之外,须将《大明律》、《大诰》纳入课程之内,每季须与考核。”

言到此处,景清瞥向了妙锦,而妙锦正听得入神。

“三、为广育良才,促使学中子弟砥砺互勉,竞争进取。一个月后,应天府学儒学馆将面向贫民子弟招录生员,择优录取,每年限额六十人。”

黄瑛父子听闻此处,相继目露喜色。朱楹叔侄二人更是喜目相对。

朱元璋的话本已到了尾声,但回头时正望见妙锦在侧听旨,于是便又补了一句:“记着,这六十人中,限女孩三十人。于府学另择堂院单独授学。”

此言掷地,如同巨石击水,顿时激起轩然大波。

只见景清与黄瑛当即异口同声反对:“皇上,三思呀!”

朱元璋虎目相向。

景清忙作答对:“皇上,此举万万使不得。”

“是啊皇上,万万使不得呀!”黄瑛也来央告。

朱元璋质问:“有何不可?”

景清道:“自古府学,乃为男儿受教之所。”

黄瑛道:“是啊,女子因然可以读识字,私塾即可,万不可僭越这大雅之堂啊……”

“是啊皇上,请您收回成命,莫要破乱祖宗体统啊……”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