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百零四章 汉人移民中的道士(2/2)

,他们以尹喜为祖师,就是那个老子骑青牛出关时拦截,缠着老子写下道德经的小吏。  正是如此,楼观派尊奉《道德经》和《老子化胡经》为经典,激烈地辩驳说释迦牟尼就是老子点化的。  楼观派起源于东周,正式出现在魏晋,在北周时得到了大发展,然而他们能够成为唐代第一大派,原因则很简单。  隋乱之初,当时的楼观派领导者岐晖,不知道是真的观星成功,还是仅靠政治眼光做了一件小事。  他梭哈了李渊。  不仅仅是在尘埃落定前拿出“符命”给李家,以证天命,甚至连李家缺粮时,也是楼观道拿出了存粮献上,随后更是四处奔波到处给李家造势。  岐晖以小博大,紧张刺激,成功给楼观谋取了四百年的兴盛,只可惜在元初被毁藏了,彻底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听了王司马一番解释,冯森才明白了情况,他点点头,微笑着对那老道说道:“这些难民都是我汉人,我自会安置,只是此地乃是景教之天下,与中原大不相同,如要安置,就有些麻烦了。”  蔺长吉面色却是不变:“我一介贫道,携三五弟子,不知节帅有何要我做的呢?”  “不愧是蔺法师,真能算到我心中在想什么。”冯森嬉皮笑脸地说道,“不知法师与这几位弟子都会什么?”  “我楼观派杂采各家,取长补短,内外兼修,既能食炁吞符,大尽其妙,又广索丹砂,还而为饵,又能晓遁甲占候之法,役使万灵,制役群邪。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至于为人治病,符箓丹鼎等虽不是全能,但老道几位弟子各有所长。”蔺长吉说到这些,口气终究带上了几分自傲。  “那你等可知道蒸馏浓缩?”  “蒸馏浓缩,那是何物?”  冯森便将蒸馏和浓缩等事情一一描述了一遍。  “哦,原来是这个啊。”一名年轻的道士笑道,“不过是取汞华之术罢了,都不劳师父,我自能帮你。”  冯森大乐:“好好好,这样,韦循之,你带他们去营地安置,蔺道长留两人安抚人心,剩余的人跟我来,有要事相求。”  回去的路上,冯森的心情更好了,甚至哼起了小曲,多么好的化学天文人才啊,白嫖得太过瘾了。  有了这群人,大蒜素计划的进程必然能大大提前。  大蒜素,是一种效果类似于青霉素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将其看成是低配青霉素,可以说是制备最简单的抗生素。  这玩意儿只要将大蒜捣碎与空气混合反应就有大蒜素生成,只可惜这么做含量极低。  冯森算过,要靠大蒜里的大蒜素来防治伤口发炎或者病菌疾病,一个人得吃三十公斤才有用。  说是制备比青霉素简单得多,但其要求的工艺和生产力,冯森依旧不太能达到。  首先原先那个蒸馏装置,由于工艺问题,现代设计的蒸馏装置其实做不到该有的效果,弄出来的酒精度数都不够高。  然后是浓缩操作的问题,冯森根本就没有专业的炼金术士来帮助操作这些麻烦的化学装置,那几个毛手毛脚的学徒只能对着满是拉丁文的炼金术抓耳挠腮。  虽然付出了不少努力,香水大致可以制作了,但却始终弄不出来大蒜素,第一就是工艺,第二就是操作。  这两个玩意儿都是最需要技术人才的领域,但冯森这个破地方,还就偏偏找不到这方面的技术人才。  不得不说,这群道士来得真是时候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