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兰克没油水可捞了(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送走了鲁本阿比,冯森原本想继续批改奏本,但却没了心思,他叫来韦循之,让他找出了先前做的计划表,再一次审查起来。  这次的多瑙河贸易商路,是冯森的核心计划之一。  主要就是因为西欧这边都是穷鬼,没油水可捞了。  此时西欧贵金属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冯森的三角贸易和经济实力,很多预定的计划都一拖再拖。  目前萨克森的主要产品,除了西不列颠公司弄出来的大宗商品贸易之外,利润最高的就是白纸和啤酒。  白纸的话,阿拔斯已经获得了大唐的造纸工匠,能够做出质量不差的纸张,况且阿拔斯兼有海运之利。  白纸市场,冯森肯定是挤不走阿拉伯商人的,白白给人家开拓市场了。  啤酒呢,和毛呢一个样子,虽然更贵,但毕竟走的是大宗交易的路线,运输成本太高,没赚头。  况且,为了获得条顿骑士团的名号,拉拢和罗马教会的关系,冯森已经将啤酒的配方让渡了出去,说不定到时候得和教宗大人玩价格战。  运输上的劣势,注定了冯森的多瑙河贸易,必须要走少而精的路线,那就意味着必定得是奢侈品贸易,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什么最值钱?  看看地中海上最贵的是什么商品就知道了。  对于平民,日常的货物是饱腹的粮食和保暖的衣物,对于贵族,日常的货物是丝绸,调味料和遮狐臭的香水。  冯森要出口到拜占庭的,主要分为两类,以香水为拳头产品的薄荷精油、香囊、刺绣,以酱油为拳头产品的铁锅、黄油等。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以香水为例,一瓶香水的成本在一金币左右,而香囊的成本则在一个半索里达左右,卖出去,就是十倍乃至九倍的利润。  从拜占庭购买原材料和来自东亚中亚的商品,原材料如麝香、小茴香等香料留下,配合各种本地的鲜花来制作香水。  然后转卖回去,一来一去,被圣索菲亚大教堂和朝圣所吸走的贵金属硬通货,就会再一次流回冯森的手上。  以目前的香水工坊的产量,月产大概100瓶,去掉那些运输和各种方面的因素,每瓶的利润大约在7个索里达,那么每月就是700索里达的收入,每年就是8400索里达。  但这可不是冯森的极限,按照目前香水工坊的速度,每年大概能增产50到100瓶,如果不是香水工艺需要精细操作工,这个产量还能上升。  而且香水和香囊这种奢侈品,不管是阿拔斯的阿拉伯人,还是拜占庭的希腊贵族,都有需求,在质量碾压的情况下,赛里斯香囊,绝对是卖方市场。  在理想情况下,以目前的拜占庭和阿拉伯市场需求,到第三年,就能够达到25000索里达的收入。  说来可笑,卖给平民的毛呢量是香水的十倍百倍,贩卖了快三年,才堪堪达到2万索里达收入,而卖给贵族的香水,既不能饱腹又不能取暖,每年几百瓶的量,却能换来25000索里达的净收入。  除了坑拜占庭和阿拔斯冤大头钱的香水,冯森还能借此当一下二道贩子,比如各种蚕丝,他就没法自己生产。  冯森倒是想在萨克森养蚕,可难民们带来的蚕,基本都在短短几天内迅速病死,想要抢救都来不及。  刺绣在欧洲同样属于高档衣物,价值颇高,那些长安难民中,有不少非常厉害的给官府乃至皇室做工的绣娘,但冯森是空有人才却没有原材料。,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通过这条多瑙河贸易路线,进口蚕丝,在汉堡制作高档衣物和刺绣,挂上赛里斯的牌子,卖到法兰克内地去,岂不美哉?  只是,多瑙河这条贸易路线,分为好几段,每一段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段在波西米亚境内,可能遭受摩拉维亚或者索布人的侵扰。  第二段位于多瑙河上游,容易被阿瓦尔人干扰。  第三段位于多瑙河下游,巴尔干地区,这个容易被保加尔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