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9章 寒门高考为了什么(2/2)

识的。”

阿桂似乎豁然开朗起来:“对,我们也要学习一些技术。”然后便称赞琴音有文化,有文化和没有文化就是不同。

阿桂回去了。琴音听见隔壁传来阿桂教育孩子的声音:“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有文化才不用在田地里受苦。”

夜深了,人静了。只有琴音的煤油灯还亮着。

琴音没有想到,自己离开的这些日子,家里竟然发生了那么多事情。她回忆着自己闯荡省城和经济特区的日子,想起省城和经济特区悄悄地发生的变化,而山区里的一切似乎还是老样子,越发产生了逃离庸人俗事的念头,越发坚定了高考的打算。

她想到了双胞胎姐姐琴咪。琴咪正因为考上了大学,才有了离开家乡甚至出国发展的机会。而奶奶和母亲却不能理解姐姐的命运,总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希望孩子们活成她们需要的样子,而不是活成应该有的样子。与其说姐姐的离去给奶奶和母亲增添了烦恼,不如说是因为她们自己的狭隘而徒添烦恼。

由此,琴音又想到了自己。父母家庭是没有办法选择的,但自己既然生长在这个家庭,就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要成长为自己应该有的样子,而不是家里希望的样子。

想到这里,琴音突然觉得整个人轻松了许多。寒门子女高考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么?难道不是为了像杨韵一样,争得更多更好的创业的机会么?难道不是为了不重复奶奶和母亲的庸俗和狭隘么?

琴音悄悄地打开背包里藏着的、杨韵和陈来送给自己的信封,那里躺着六百元钱,是普通职工差不多两年的工资啊。琴音算好了还给李非的一百六十元钱,剩下的四百四十元,打算在未来几个月里,无论如何也要复习功课,考上大学。万一考上了,家里不同意,那么这四百四十元钱可是将来上大学唯一的救命稻草。一切都打算好了,琴音悄悄地将剩下的四百四十元钱用纸包好,塞进了家里那个最坚固的木箱的夹缝。

母亲半夜醒来,看见琴音还在煤油灯下学习,不耐烦地劝道:“你又不是想当科学家,何必熬夜呢,别浪费灯油了,早点睡吧。”

“嗯,嗯!”琴音答应着,心里却在想:与省城的辛苦和特区的委屈相比,家人的唠叨确实不算什么,一定要容忍下去,直到自己完全有能力决定自己的事。

想好了,琴音也变得和颜悦色起来。

她走到母亲身边,问母亲:“白天干活累不累呀?”

母亲说,“干习惯了,累啥呢?”

琴音说,“我离开家的这些天,终于知道干活是很累的了,我就不信你不累,来,让我替你揉揉。”

母亲说,“白天不见你殷勤,三更半夜的还揉什么揉啊?”

“女儿懂得心疼母亲你了,你不鼓励,还泼冷水?”

夜里的屋子,传来母女俩嘻嘻哈哈的打闹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