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北天马蹄疾 第四章 北天风寒沙尘暗(1/3)

一缕晨曦驱散了漫漫黑夜时,露宿在荒野中的流民已经在收拾了,各自的家当都被搬上了马车。

昨天的一场惊险变成了意外收获,让这支行走多日的流民,多了许多的物资,也多了拉车的马匹,这真算是雪中送炭了。

无数次这样的露宿和上路,不但没有淡化人们对故土的思念,反而在心底更加的强烈,只是因为生计和生存的逼迫,关山的阻隔,故土已经回不去了,他们只好把这种思念留给了每一处露宿之地。

每次拔营的时候,他们都会将营地收拾干净,绝不留下一叶狼藉。

一道山梁上,赵翊和崔书生并肩站立着,望着远处忙碌的人群,两人都没有说话,仿佛都不愿破坏此刻的气氛。

姜文玉和他们刚道完别,正往流民队里走去。

昨晚晚些时候,姜文玉找到陆老先生,建议他带领这队流民去凉州落脚,那里是姜氏部族的地盘,姜氏与戎国是死对头,正好可以庇佑他们,而且姜文玉拍着胸脯保证会为他们提供一块安身之地。

陆老先生一口就答应了,这让本来准备了满腹说辞的姜文玉,顿时没有了用武之地,不过他心里已经高兴得无法形容,这不但是为凉州招揽了几百的青壮人力,以及一位名望很高的陆老先生,最关键的是清心姑娘也会跟着去凉州。

姜文玉找到赵翊和崔书生,把这件事说了,并说他要待在流民队里,一路护送流民去凉州,还叫两人同他一起,说刚好可以去见见他的父兄。

赵翊说要去西京,崔书生也表示要去西京看看,姜文玉知道赵翊去西京的目的,只好不再勉强,说他安顿好这队流民便去西京找他们。

崔书生依旧负手而立,神情轻松潇洒,这一趟北地之行,不但让他见识到了不同于江南的北地风光,而且还结识了两位好朋友,他的这趟远游已经不虚此行。

不过也有让他心底沉重,残酷血腥的战场,长长的流民队伍,这些是他在江南所看不到的。

在他心里有了一些明悟,江南士林的吟风弄月,如今看来,只能算是在肤浅地消磨时光;而燕赵的慷慨悲歌,才真正是由无数人的生命谱写出来的华彩乐章。

哪怕这些生命被看作是卑微的。

他第一次感觉到了那些被世人尊为圣人的先贤,他们的功绩可不只是著书立说,更在于身体力行的力缆狂澜。

崔书生这么想着,在心底倒真为自己以前的那种轻浮生活感到汗颜了。

赵翊那张略带稚气的脸,经历过风沙硝烟的侵染,但是依旧红润娇嫩,不失秀美,在晨曦的映辉下,清晰的轮廓显现出来,坚定而又明亮的眼睛,使得他眉宇间多了一份英气勃勃。

人们已经收拾妥当,开始启程往西北去,晨曦的旷野上,拉起了长长的队伍。

一人一骑脱离队伍,往赵翊和崔书生站的山梁上奔腾而来,胯下的骏马马蹄翻滚,枯黄的蔓草在马蹄下翻飞,马上的少女身材苗条,头上的秀发伴着有节奏的马蹄声上下起伏。

山梁上的两人,都怔怔地看着向他们策马而来的少女,直到少女策马来到两人的身前,他们才回过神来。

少女翻身下马,身姿矫健,犹如沙场健儿,娇艳俏脸,犹如迎风的鲜花。

“陆姑娘,你还有什么事吗?”崔书生笑着问道。

在两人身前站定的少女,脸蛋微红地冲崔书生笑了笑,说道:“我想和赵翊说几句话。”

崔书生那还不明白,忙笑着走到一旁去了,同时在他心里已经开始替姜文玉感到惋惜了。

等到崔书生离开后,少女板起了脸孔,看向赵翊的眼神也有些冰冷起来,赵翊被少女的眼神一扫,心里变得有些局促,不敢去正视,却也好奇她要跟自己说什么。

少女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