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北天马蹄疾 第四十五章 隐士岩上的隐士(3/3)

的血战。

阳春三月,花开草长,春意盎然,本是一年之中最美灿烂的季节,而淮州城的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萧杀之气。

淮州城外,东越奋威将军呼延卓率领的两万大军,已经将淮州城三面围住,独独留下了南边。

呼延卓将中军大帐设在了淮州城东面的一座山坡上,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整个淮州城。

此时,呼延卓与一干将领齐聚中军大帐,商量着攻打淮州城的对策。

呼延卓站在悬挂的淮州城地势图前,他身后坐着一众将领和行军属吏。呼延卓已经年过四十,生得膀大腰圆,一双环眼,锐利而庄重,一身甲胄披挂,很有一股威严。

自对淮州城形成围困之后,接下来怎么攻打,众将领却是争论不休。

副将刘景主张将城内守军引诱出城,在城南外的原野上与楚军决战。

左军校尉赵固主张三面佯攻,一面主攻,把城南的空档也堵住。

还有将领说为了减少伤亡,可以一面进攻,一面挖地道通往城内,出其不意地杀城内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总之,众将领莫衷一是,没有统一的意见。

呼延卓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撑着下巴,一双环眼盯着地图看,对于将领们的争执没有任何表示,这是他的习惯动作,熟悉他的将领们知道,一旦呼延卓放下撑着下巴的右手,便是他做决定的时候到了。

坐在角落里的行军司马李彦,默默整理着手里的文书,目不斜视,对于将领们的争论充耳不闻。

“行军司马说说,这仗应该怎么打?”呼延卓突然发话,但依旧没有转过身来。

李彦闻言,抬头看了一眼帅帐里的将校,然后对呼延卓一拱手,脸上透着自信道:“呼延将军,众位将军,淮州城里只有五千楚军据城死守,而我方有两万兵马,是楚军的四倍。虽说楚军的将领卫展,坚毅沉稳,且富有谋略,是位极难对方的人,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终究势力太过悬殊。如此,我有一策。”

众将校都睁大眼睛看着李彦,其实他们是不怎么看得起这位白面书生的。

李彦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军可以留下南门不攻,对其余三门进行强攻,不分主次,而且一旦开始进攻,就要轮番而上,不给城内守军任何的喘息之机。”

众将校听了李彦的话后,有人下意识地点头,有人却摇头,也有人沉默不语。

呼延卓转过身来看着李彦,笑着说道:“行军司马还有后招吧?”

李彦也是微微一笑,拱手道:“将军明鉴,的确还有后招,兵法说正奇才能相生,在我军奋力攻城时,我们可以让人在城南对城里的守军和百姓喊话,告诉他们,我们只要淮州城,他们可以从南门撤走,我们绝不阻拦。但是如果等我们攻破城门,则必将屠尽城中所有抵抗过我大军的人。”

呼延卓慢慢放下右手,站直了身体,一双环眼慢慢扫过每一位将领,沉声说道:“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攻下淮州城,然后直插荆州腹地,配合刘霸将军攻下西陵城。”

众将领抱拳领命。

在这天黄昏来临之时,东越军开始攻城。

从一开始,淮州城东、西、北三个方面,都遭到了东越军的强攻,而且是轮番不休,从黄昏到深夜没有停止过。

由于楚军守城的人少,根本没又办法休息,一个晚上下来,城池虽然还在楚军的手中,但是所有人都已经疲惫不堪,照此下去,能不能守住明天都还未知。

卫田看着城墙上疲惫的士兵,一筹莫展,心里突然生出一种无力感来。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