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2/3)

谁说我们是读书无用论的受害者,不读书学习,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一位战友趾高气扬的说。

“其实,一个人要不断的努力、学习,来完善自己的知识层面。”禹维的心结打开,话也就自然流畅了。“没有自身的素质、德行和修养,什么都做不好。”

“那是,咱们下乡的时候,无论是公社、大队、生产队的领导,还是小学教师、赤脚医生、贫下中农都说我们户的人成熟、老练,知识面广,素质高。”

“是的,当时人人都这么说。”

“我们这些知青人,真的堪称楷模。”

“嚯,调子很高哇。”

当年,就是这些青年人,走过人生不可预知的道路和关口。尽管三十二年的团聚,紧赶慢赶还是落下一位战友,但是人各有命。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完善自我,走好人生的路。

丁赞东看了下时间,“战友们,雅趣盎然,饮酒话古今。”

大家被丁赞东的话说愣了。

她顺手拿出几个盒子,“都准备好了。”

大家这才行动起来,把酒菜拿出来。

“黄瓜没有洗。”丁赞东马上说。

“比洗的都干净。”战友说。

“老话有原汤化原食,江水炖江鱼。”

“是的,当年我们家专门挑江水做饭。”

“不过,现在的江水可不是那个时候的水了。”

“但是洗一洗,感受一下情趣还是可以的。”

几个人一边在江水里洗着黄瓜,一边说:“我们下乡时,苞米面大饼子有多香啊,那才叫苞米面大饼子。”

“现在永远也吃不到那种纯正的味道了。”

“是的,稳产高产才使人们的生活……”

他们把洗好的菜端到桌上。

“烧鸡、煎鱼、花生米、黄瓜,老大你要把家搬来呀。”战友嘴里嚼着黄瓜,一边对身边的伍一说。

“能吃得完吗?”他们说。

“吃吧。”丁赞东胸有成竹的说。

“不过,在这儿吃、喝是别有一番情趣的。”

“是的,所谓的“野餐”就是要这种氛围。”

“自己要把握住酒量,因为晚上还要吃喝,来喝一口。”大家共同举杯。

“老大,我看你的饭店就开在这儿吧。湖光山色,波光粼粼。”

“你怎么不早说呢。”

“嚯,忘了这儿茬儿了。”

他们吃着、喝着、说笑着。

“你还别说,说不定咱们坐的这儿,就是当年的鹅皇宴、江鱼宴。”一位战友说。

“很有可能。当年大辽国的鹅皇宴、江鱼宴声势浩大。”伍一说道。

“说不定,现在就是当年的再现,来我们共同举杯。”

“老大,讲讲这段呗。”

伍一将目光转向禹维。

“老大,”禹维谦虚的说:“你讲。”

伍一兴致高涨,满面春风的说:“鹅皇宴、江鱼宴是大辽国的皇家盛宴。一次在夏天,一次在冬天。辽王亲自主持,亲自挑鹅选雁、挑鱼定宴,亲自嘉奖领先者。”伍一接着说:“出发时浩浩荡荡,王孙贵胄,娘娘妃子,长公主、公主、仆人……在嫩江畔安营扎寨。夏天长公主、公主为主角。王子、王孙们助阵。长公主、公主们都养“海东青”,这种雕专门抓捕天鹅、大雁。哪个公主的海东青机智、勇敢、强胜,哪个公主就抓捕得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