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五章 北巡途中(2/4)

选择,谁会愿意离开从小长大的家乡呢?”赵括说道。

齐王眼睛一亮,随后逐渐暗淡,摇了摇头说道:“寡人可没有赵王这般能力,我齐国朝臣也远不如赵括大臣。”

齐王特别羡慕赵括,几个月不在国内,什么事都不会发生,大臣会将所有事情都处理的很好。

“寡人可以帮你啊。”赵括说道。

“赵王说的是真的?”齐王激动的看着赵括。

“你我是兄弟,做兄弟的难道会骗你吗?”赵括走到齐王身边坐下,“不过寡人若是参与齐国的发展规划,难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因此还需要齐王配合。”

“那是,寡人一定配合赵王。”齐王连忙说道。

双方都很满意。

事情确定下来之后,剩下的就不用赵括去管了,安排专门的人员去齐国考察,规划产业,选址扩建港口就行了。

同时还有淮泗地区的官道建设,以及淮河海港的建设。

过完年之后,赵括开始北巡。

这次北巡主要目的是燕地。

赵括并没有选择微服私访,而是表明身份,亮明旗号,并有披坚执锐的禁卫军在前头开路,贲和盖聂两名超凡境武将一左一右护卫。

赵国本不想这般铺张浪费,但最后在文武大臣的劝谏下,还是答应了。

燕地和赵国故地不同,冀州、太原等地自古就属于赵国,百姓对赵国早已有了归属感,微服私访也没有什么。

但燕地刚刚归属赵国不久,即便过去燕国的名声不好,大家也早已习惯了燕国的统治。赵国需要通过宣扬国威的方式,明确告诉燕地的百姓,燕国没了,如今这片土地是赵国在统治,国君是赵王。

而不应该偷偷摸摸的前往。

北巡途中,百姓沿路拜见,赵括不时会让车队停下来,与当地的百姓交谈,询问他们是否能吃饱,做工的工钱是否按时发放,农桑之事如何,官吏可有欺压百姓。

百姓颤抖着,看着赵括,激动地回答赵括的问题。

整个北方的官吏听说赵括又开始巡视,心中暗骂一声,迅速投入到治理中来,即便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官吏,也纷纷前往农田桑地,呼吸乡野之间的新鲜空气。

并热情地询问父老乡亲农桑上面的事情,有没有遇到困难需要官府解决,便是被一些愣头青顶撞,官吏也没有生气,反而虚心接受,表示下次一定改进。

官吏的改变,让百姓们有些错愕,直到听说国君北巡的消息之后,方才恍然大悟。

赵括很少去听官员的禀报,有的时候连府衙都不去,而是直接到大街小巷,或者乡下之中去询问当地的百姓。

一个官员做的怎么样,当地的百姓最有发言权。

除了乡下之外,赵括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各地学院,和当地的学子们交谈。

这些人是赵国的未来,没有经历过社会和官场上险恶,有什么说什么,从他们口中,赵括能够听到真正的实话。

而且赵括非常喜欢和这些年轻人在一起,和他们待在一起,赵括总有一种自己依然很年轻的感觉。

“这个县叫什么名字?”赵括看着眼前面有菜色的母子,顿时眉头一皱。

他又推开侍卫,走到人群中间,面色瞬间阴沉下来。

只见人群中不少人都明显的消瘦和营养不良。

自从他成为赵王以来,从来没有因为战争、修路、建造宫殿城池而多收赋税,赵国地广人稀,每家每户都有土地,吃饱饭是不成问题的,不应该出现大规模面有菜色的情况。

这绝对是不正常的。

但奇怪的是,没有人站出来弹劾当地的官员。

燕赵之地多义士,按理说,被官府欺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