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二章 越王的崛起(2/3)

些州牧压根就不买账,自然不会派人参加。

其中为首的就是南州,毕竟南州地处偏远,而且又隔了好几州,想要南下攻打南州,先得解决中州,以及左右两州的苏祁安、苏康。

所以,鉴于这种情况,南州压根就不鸟苏哲、苏泰的诏令,在二王登基称帝,分治大凉,南州第一个站出来,宣布中立,不犯人,人也别犯我。

南州的态度,自然让二王相当不爽,但碍于地理太远,也只能无可奈何。

而这次追悼会原本最大的看点,不是别人,就是苏祁安、苏康。

前者不用说,与范文忠交情深厚,后者,接手了一大批从京都突围的老将,实力倍增,和苏祁安、苏哲、苏泰之间关系复杂。

这场合现身,也能表明他的实力,但没想到,他也只是派出代表参加。

不过转念一想,也能理解,得到一众老将支持的苏康,实力大增,已经坐拥越、东二州。

如今,正和南下的赵泰在赵东二州边界激战,双方打得难解难分,身为最高掌权者,一时半会很难抽空现身。

苏康能够短时间获得东州,苏祁安稍感诧异,但在谍政司的探查下,多少能够理解了。

苏康回到越州,并未像苏哲、苏泰那般,出兵扩张,而是亲自跑了一趟东州,与楚雄、吴定国交心交谈,陈述大凉现状。

请求与东州达成一种攻守同盟的方式,只为在苏哲、苏泰的扩张下,求的一丝生存。

这种攻守同盟,只限于一旦外敌入侵,第一时间出兵支援,战事结束后,并不会干预各州内政,说白了就是寻求军事盟友。

不得不说,苏康这步棋走的很妙,首先并没有表明有扩张的野心,对接壤的各州,保持友好。

同时,以皇室宗亲的身份,请求协助,在眼下岌岌可危的态势下,有这样一位没有趁火打劫的皇室宗亲出现,就已经增添不好的好感。

特别是得到了从皇室突围的一种老将支持,苏康的声望,迅速水涨船高,一路登顶,比苏哲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这种局势下,东州就算再自傲,也得寻求外界的帮助,所以很快与苏康达成了攻守同盟。

不仅是东州,在苏祁安出发宁州前,听到了苏康有和南州接触的想法,一旦让他成了,就是三州同盟。

同时在与苏泰开战前,苏康就和保持中立的中州,达成了互不侵犯的协议。

这样一来,苏康不仅稳定了局势,变相的得到了地盘,更提高了自己的声望。

现在的他,都传出是比苏哲还要贤明的王爷,不少百姓闻风而动,想要投奔这位有仁义之王。

如果没有京都苏康的背刺,苏康的这举动,苏祁安怕会生出好感。

但了解后才知道,这位不受待见的王爷,才是隐藏最深的主。

其野心比苏哲、苏泰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攻守同盟这一步,真的相当妙,手下定有高人指点。

否则,绝对不会想出如此精妙之计。

表面看去,军事的同盟,确实没有什么坏处,可时间一长,谁能保证苏康不会在内部安插自己的人员。

战事频发,总要过境,只要停留的久,仗打得好,在来个一心为民,当地百姓乃至兵士,对这位贤明大义的越王,一定心生向往。

等到时机成熟,在振臂高呼,来个黄袍加身,以这位越王的身份、威望,登基称帝,一举靠民意拿下三州之地,那就是民心所向。

可以说,这才是最顶尖的收买人心,比苏哲不知高明多少,只要大凉始终处在四分五裂,东越二州始终处在苏泰的进攻下,所谓的攻守同盟的东州,早晚会归顺苏康,拥戴他为主。

这不是光靠楚雄、吴定国二人能够阻止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