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25章 善始善终(求保底月票)(2/3)

平了。”

这工程由工部负责,银子却不好从工部支出,否则的话,显得他这个皇帝劳民伤财。

这银子,还是内库拨出。

对于热河行宫的造价,九阿哥也晓得。

也是没有法子之事,主要是热河人少,行宫的人工都要京城这里过去,耗费的粮食也是从京城这里运过去,如此人工就高了,后勤耗费也高了。

还有行宫需要的木石,也要千里迢迢的运过去。

九阿哥之前早想过行宫之事,眼下没有旁人,他也不藏私,就道:“汗阿玛,您要是奉皇祖母塞外避暑,到时候随扈王公勋贵也一大堆人,儿子想着,要不就跟在行宫外修陪城,仿皇城之例,一应住宅与铺面都是官房,到时候商人跟着北上,直接租赁官铺就是,随扈王公勋贵的住处,除了汗阿玛您指的赐宅,也可以从内务府赁房……”

“至于营造成本,等到行宫修建好,正好可以顺带着修造陪城,拿出十万两预算,往后成本收回来了,剩下就都是收益,十年八年的,行宫的耗费也就平了……”

康熙听着,看了九阿哥一眼。

这是卖小汤山的地上瘾了,故技重施,只是私盐成了官盐。

到时候铺子也好,宅子也好,租金都会水涨船高,这又是内务府一个长久的收益了。

他就道:“听着粗糙,回去好好规划,写了折子递上来。”

九阿哥起身应了。

在座的几位,都是见证了小汤山地价翻倍之事的。

小汤山之前,还有海淀地价翻倍之事。

因此,谁都晓得,热河行宫那里,真要去买地卖地,中间也是一笔巨额利润。

没想到九阿哥直接仿皇城例了。

那就是所有的土地跟铺子、房宅都不许买卖。

太子觉得,九阿哥性子虽不讨喜,可是这脑子怪机灵的。

上回小汤山之事,他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现在想要再来一回,大家也不会干看着他敛财,直接归在内务府,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汗阿玛虽挑剔,可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是允了。

四阿哥看着九阿哥,想到户部。

要是户部能跟内务府这样开源节流就好了。

只是……

如今风雨欲来,九阿哥性格天真,不适合到前朝蹚浑水,可惜了。

十二阿哥与十三阿哥只有敬佩的。

十二阿哥想着,九哥曾说过,等到入伏以后打发他去热河出差,到时候自己也能长长见识。

十三阿哥则是想着海淀畅春园小东门外在建的阿哥所,等过两年圣驾去热河行宫避暑,那那边是不是也要修阿哥所?

还是直接给他们这些成丁的皇子赐宅?

怎么住都行,今年大婚,明年他也是有福晋的人了……

中午父子兄弟一起用膳,吃了一顿河鲜跟时鲜。

河鲜是干炸鲫鱼与酱烧黑鱼,时鲜是炸花椒叶跟腌杏叶。

旁人还罢,太子跟九阿哥在饮食上颇挑剔。

只是两人行事还不同。

太子见着不合眼,嫌弃粗糙,都没有怎么动筷子,就直接吃茶泡饭。

九阿哥这里,每样尝了一口,才捡着爱吃的对付了几口。

康熙都看在眼中,低头细嚼慢咽。

他也是爱自省的性子,晓得自己这次出巡的情绪不大对。

同样的挑食,他对太子这里更看不惯些,觉得太子日用过于奢费。

要是太子如今还是十来岁的年纪,他还能觉得自己是“爱之深、责之切”。

毕竟九阿哥打小就是放养的,挑食不挑食的,也无伤大雅,不影响旁人。

一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