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71章 准备(2/3)

城的景致。

可惜的是,那一边是圈起来的,为了防止顽童乱窜,荷花池水深危险。

因此那一边的治安也比其他处好要好些,房租也上去了,都被进京的官员、举子、豪商长租了。

张廷瓒赞道:“如今已经有人效仿九爷,去南城建宅去了,不过是东施效颦。”

九阿哥道:“那张罗的不算晚,也能喝口汤了,不会赔本,京城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的,这房价不会降的……”

实际上他很奇怪,像张家这样的人家,居然不琢磨在京城买宅子。

他们没有资格在内城买宅子,在南城却是不限制的。

可是大多数汉官都是如此,只会赁房,最后都要落叶归根。

福松在旁,听着两人说话,没有插嘴。

他名下有两处宅子,是都统府跟皇子府这里给预备的,如今都空着。

只是张廷瓒没有提借住之事,他就也不多事儿。

张英举家还乡之前,福松每月也要过去一趟的,跟张廷玉见过,自是能感觉张廷玉的冷落。

福松知趣,也就不往前头凑。

他也晓得满汉有别,汉官讲究风骨。

倒是张廷瓒,一直对福松亲近,跟九阿哥说完正事儿,就跟福松一起离开了。

九阿哥就直接回了正院。

舒舒正在书房看书,看的是《营造法式》与《天工开物》。

她想要了解下现下的高温锻造温度能不能烧制水泥。

瞧着现下的样子,这永定河想要真正安定,还不知要什么时候。

要是水泥出来,哪怕土法水泥,不如后世的硬度高,只要能防水就是好东西。

她边看边摘笔记,将涉及到泥作、陶瓷、冶炼方面的知识都摘抄下来。

因为专注,九阿哥进来,她也没有察觉。

九阿哥站在门口,看着舒舒左手执书,右手提笔,不由愣住。

舒舒想起了福建的圈楼,那个用的是三合土,也能抵抗雨水侵蚀。

只是那个用的三合土不是常规的石灰、泥土跟沙,而是糯米、红糖跟土。

水泥,就是生料煅烧成为熟料,然后再加石膏跟其他材料混合研磨,就成了水泥。

这其中,别的还好,只高温煅烧这个。

若是达不到,一切成空。

这个高温,就要找专业的人问了。

要说烧陶专业,哪里比得上景德镇的匠人呢?

不知道内造办有没有景德镇过来的匠人?

“想什么呢?都为难上了?”九阿哥见她走神,就走了进来。

舒舒放下笔道:“就是琢磨宫里的官窑瓷器是京城烧的,还是景德镇烧的……”

九阿哥道:“这有什么好琢磨的,内造办就有珐琅作,那个是景德镇制胎,完形于宫里,因为那个是低温窑;其他的官瓷,都是景德镇柴窑烧制,京城也没有那么多木头可烧啊……”

舒舒听了,不由心动。

后世比较流行柴烧,那个的温度最高可以到一千六百度,到了水泥需要煅烧的温度。

京城没有木头,可是西山都是煤矿。

要是其中比较好的原煤,可煅烧的高温肯定不会低于柴烧。

舒舒就道:“爷,咱们改日去西山转转,看看能不能收个窑……”

九阿哥道:“想烧珐琅彩?太费事了吧,那精工细化的,都是手工活儿,外头的师傅不行……”

他平日打交道的匠人都是内造办那些,都是各行各业顶尖的大师傅,自然看不上外头的匠人工艺。

舒舒摇头道:“不是烧陶瓷,是想要烧石灰,看看能不能改良三合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