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97章 土豆干(求双倍月票)(2/3)

庄子上送来的?今年收成怎么样?”

五阿哥道:“不足五成,免租子了。”

九阿哥道:“补种或改种什么了?”

五阿哥听着糊涂道:“七月里发水,改种庄稼也来不及啊?”

九阿哥道:“除了粮食,还有菜啊,白菜、萝卜这些,或是直接栽大蒜……”

他们家大兴跟通州的庄子就是如此,保定那边的皇庄,改种的品种就多了,番柿、黄瓜、芹菜、辣椒、豇豆等。

五阿哥听着皱眉,道:“谁能吃了那老些菜?那不都是糟蹋了么?”

费劲巴力的侍候了,再烂在地里。

九阿哥得意洋洋道:“怎么会糟蹋,我福晋的饽饽铺子里,上了一截柜台,专门卖酱菜跟干菜的……”

说起这个,他想到了高斌。

香河那边的地大部分也都涝了,不过土豆提前抢收了。

如此,在洪水过境后,改种庄稼的时候,高斌那边除了白菜萝卜这些,还在官田上补种了大量的土豆。

前阵子已经起这一批土豆了。

只是这中间只长了两个多月,收获不如正常时候多,不过也达到了亩产九百斤。

三斤土豆出一斤土豆干,一亩地下来就是三百斤土豆干。

香河县已经预备出明年春天赈济的土豆干,不需要到时候跟上头开口求赈济粮了。

九阿哥跟五阿哥道:“等到三年考计,高斌就能升了……”

五阿哥的关注点却在其他上,道:“土豆能当饭么?”

九阿哥道:“您不是吃过土豆宴?跟芋头似的,好吃不好吃的另说,反正能顶饱。”

五阿哥道:“那这个不亚于那个玉米啊,也能算是好粮种了。”

九阿哥想了想,道:“菜代饭吧,有粮食的时候估计没人爱吃那个,没粮食的时候,总比麦麸米糠什么的强。”

高斌打发人过来送中秋节礼时,带了两袋土豆干。

舒舒叫膳房做了,一份是用五花肉烧的,一份是直接蒸的。

加了肉的,吸满了汁水,吃着好吃;直接蒸的,味道也能过得去,但是有些烧心。

五阿哥道:“那真不错,汗阿玛会高兴的,往后直隶再有其他地方受灾,按照香河的来就行了,不用朝廷预备粮食赈济,地方上也安定。”

要知道,直隶每次不管水灾还是旱灾,地方官都如临大敌,不敢懈怠,就是因为灾民要是得不到安抚,就要离乡乞讨,成为流民,京城就是他们唯一的方向。

九阿哥轻哼道:“真不晓得户部跟那些知县做什么吃的,这么好的东西,在皇庄也种了大几十年,愣是没有人发现它的好!”

要不是自家福晋,这两样良种,如今还不为人所知。

要是女子能封爵的话,自家福晋的几次功绩下来,估计都要到伯了。

五阿哥赞道:“你不错,弟妹也不错,带着你学好了。”

九阿哥不忿道:“五哥真不会说话,就不能我们两个情投意合的、携手并肩,一起进步么?”

五阿哥看了九阿哥脸上一眼。

脸挺大,自己心里没数么?

*

乾清宫,西暖阁。

康熙也在用膳,膳桌上有两道陌生的菜,正是顺天府府尹昨天进上的土豆干。

昨日康熙心烦气躁,将折子撂一边了。

今天早上看到上头提及的土豆干,他就颇为关注,晓得府尹还进了土豆干,就吩咐御膳房做了。

不是精心烹饪,就是简单的吃法,一种直接不放油盐蒸了代饭,一种少油少盐的水煮当菜。

康熙不是那种不知世情的皇帝,这些年圣驾四处溜达,也亲临过灾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