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章 小辞(2/3)

是个实诚人……”

舒舒含笑点头,心中也认可这种说法。

即便,这种实诚分对谁,这也不算错。

谁也不是傻子,哪有白白对人好的?

自然是你对我好,我对你好,投桃报李,有来有往。

内务府预备的回门礼下晌已经送来,总共四色礼,四匹宫缎、四枚装了金银锞子的如意荷包、四匣宫点、四盒贡茶。

至于九阿哥吩咐刘嬷嬷预备,则是落了空。

刘嬷嬷诚惶诚恐的道歉,说是前几日休假时身子不舒坦,疏忽忘了这个。

九阿哥虽不快,可也没有多说什么。

小夫妻俩清点东西的时候,都不由庆幸。

幸好提前预备了,要不然这内务府这一份,如此简薄,还真是感觉拿不出手。

这一晚,两人没有闹得太晚,因为第二天要起大早,有的辛苦。

俗话说,“回门不见婆家瓦”,照例是要在破晓之前出发,还要娘家过来马车来接。

新妇临行前,也需要向公、婆磕头,才能动身。

前两日董鄂家就传信进来,询问在皇城的哪个门接人。

皇城北门是地安门,南门是天安门,东西有东安门、西安门,平日里宫里人出皇城,四门都可以出。

就是前头天安门对宫人有限制,多是宗室官吏出入。

九阿哥夫妇的身份,自是哪个门都行。

东安门除外,方向不对,加上那便是宫里的运输通道,比较杂乱。

九阿哥问过舒舒,两人决定走地安门,也传话给董鄂家,叫他们安排在地安门外接人。

只因为出了宫城,就能安排马车,绕过景山,直奔地安门;走西安门的话,中间要过桥,马车不方便。

次日凌晨,四更梆子声传来时,两人就醒了,换了全套吉服,带着何玉柱、孙金两个内侍,小椿、核桃两个宫女,就离了阿哥所,前往乾清宫。

两人并没有叫人通传,就在外头候着。

西暖阁还暗着,康熙还没有起。

差不多寅初,西暖阁的灯光亮了起来。

不等九阿哥叫人通传,就有内侍出来传话,召两人觐见。

舒舒落后九阿哥一步,随着进了西暖阁。

舒舒全程没有抬头,低眉顺眼,一副新妇模样。

不需要做太多,守着规矩,不生是非,应该就是能得到长辈认可的好儿媳。

康熙也没有多说,待舒舒磕了头,嘱咐了九阿哥一句“早去早回”,就打发两人出去。

小夫妻两人没有耽搁,又匆匆忙忙往翊坤宫去。

今天时间并不宽裕,除了要在天亮之前出发,还要在正午之前离开董鄂家。

路上,加上在董鄂家驻留的时间,也就三、四个时辰。

翊坤宫里,已经灯火通明。

宜妃娘娘已经等着,受了舒舒的叩首,没有耽搁时间,就是叫香兰捧了几个匣子,对舒舒道:“我也没预备什么,只捡了几样,让你额涅回去赏人……”

舒舒郑重谢过,才跟着九阿哥出来。

途径乾西五所时,齐嬷嬷带着小榆、花生还有几个内侍,已经大包小包的等着。

除了“回门礼”,还有舒舒与九阿哥的替换衣裳。

一行人直接从神武门出宫,早有两辆马车在这边等着。

崔南山带着一个小太监站在马车边,恭迎着两位主子出来,另有二十个内务府护军牵马候着。

舒舒少不得谢过,而后由九阿哥扶着,两人上了马车。

跟着的齐嬷嬷、小椿几个上了第二辆马车,其他几个内侍步行跟着。

崔南山并不跟着前往,眼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