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00章 助文化部门一臂之力的新闻(3/4)

画上的故事。”

这一会,一张张照片正在各位主编手里传阅。

每一张照片,其实都是由两张合并而成。

或为文物实物,与《九色鹿》里的画稿。

或为敦煌壁画,与《九色鹿》里的对比图。

“就是这壁画上的故事?”蔡文升指着其中一张照片问道。

江山伸头看了一眼:“没错,莫高窟第257窟的壁画,也可以说它就是咱们国家最早的连环画。”

“长信宫灯,也称中华第一灯,”江海看着文稿读道:

“出土于河北满城汉墓,点燃后,烟会自动收入宫女体内……目前藏于河北博物馆。”

“应该就是这盏灯了,”当江海念完的瞬间,荣斌也找出了一张照片:“旁边这图就是剧照?”

“只是画稿而已,”江山解释道:“还没有连图成片呢。”

荣斌笑道:“那还不是迟早的事。”

江山放下了马踏飞燕的照片:

“但愿如此,这些都是《九色鹿》里的文物,和部分敦煌壁画的对比图,日后还有几期。”

估计《丝路花雨》的改进工作也快完成了,到时就该轮到它们上场了。

《丝路花雨》这部歌舞剧的火爆程度,可不比《于无声处》弱。

在两年后,还会被搬上大银幕。

从下个月开始,任何能与这部歌舞剧搭上边的话题,都会得到人民群众格外的关注。

之后,在商量完细节后,今晚的版面安排也确定了下来。

电影《小花》已经上映三四天了,涌向电影院的人越来越多。

江山早已为《小花》准备好的两篇采访稿,也将在明后两天陆续刊登。

其中一篇,描写的正是刘小庆跪抬担架,攀爬黄山百步云梯的幕后花絮。

配图中,江山狠狠抓住了刘小庆咬紧牙关、目光坚毅看向上方的表情。

而与此同时的市歌舞团里,燕京的专家团队正坐在台上发表各自对《丝路花语》的改进建议。

“演员们的服装和舞姿已经很美了,”

沈从文看着改进后的服饰点了点头:“如果发饰太繁琐,反而显得累赘,失了贵气。”

台上的编导立刻指着一位女演员的头发,问道:“沈教授,需要再拿掉一些花吗?”

“是的,”沈从文微笑着点点头:

“多拿去一些也无妨,女人最美的地方就是她本身,与唐代而言,妇女的盘发本就是一件艺术品。”

“好的,沈教授。”

接着,沈从文又指出了几点错误:“节度使夫人头上的九根玉叶金钗实在太长了。”

编导解释道:“我们看文献上说要一尺长。”

“古代的一尺与现在不一样,”沈从文耐心解释:

“而且要连插在头发里的那一截算在一起,艺术虽然可以夸张,但太夸张看起来就非常怪异了。”

另一边,歌舞大师吴小邦正在演示几个古印度舞的动作。

“离那么远能拍清楚吗?”

黄永钰一边拿个小本本记录着沈从文说的话,一边还不忘指导邵伯林的拍照技术。

自打江山提前离队后,黄永钰就主动承包了接下来的采访任务。

只要是他觉得有趣的事,全给一股脑拍下来。

“你得再靠近一点,”黄永钰皱着眉提醒:“你没看那小子都是怎么拍照的吗?得前前后后来回走。”

正举着相机瞄准印度舞的邵伯林,悄声说道:“不敢离的太近啊,怕被老吴发现后打我。”

“怕什么?”黄永钰把小本子塞给了邵伯林:“我去拍,你来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