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3章 动真格的(3/9)

意思。

李学武笑了笑,解释道:“丁处说了,船厂还在建造中,景副厂长负责这一次的收购案,需要郎处过去打个前站”。

郎镇南听着李学武的解释,也微笑着对其他人介绍道:“营城造船厂建了快十年,可有些建筑因为材料等原因滞后了”。

“这一次我先去,看看那边都需要什么,回来得做预算,想听听李处对船厂后期建设的意见”。

郎镇南的态度很温和,就像九月初的天气,是个干建筑的老资历。

李学武对他的了解不多,接触也不多,这会儿用夹着烟的手捏了捏下巴,道:“建筑我是门外汉,我只能从安全和运营的角度上说”。

看了徐斯年一眼,李学武开口道:“以咱们厂车间为例,在双预案整改过程中就发现,建厂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安全生产的问题,相信造船厂也会有这样的情况”。

“比如?”

郎镇南的态度很认真,他知道李学武这人是有真才实学的,今天提问这个也不是为了进到这个圈子故意没话找话的。

李学武示意了邝玉生,邝玉生苦笑道:“比如车间没有安全门,进出都只有一个大门,大门不防火,安全通道没有指示标志……”

邝玉生是管生产的,李学武是管安全生产的,两人虽然关系好,可生产管理处没少让保卫处的稽查科收拾。

尤其是稽查科和消防科联合检查,哪哪都是毛病,整改起来麻烦不说,看着还没啥用。

可双预案工作是上了头条的,全国的生产部门都在实施这一条例,即便是有大学习活动的影响,可工厂的制度是要学习和下发的。

李学武搞的这个双预案正在全国推广,好处已经看得见了。

轧钢厂车间里的人都烦双预案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可月度总结的时候都能知道没有伤亡通报的好。

郎镇南听的很认真,不时地点着头,最后约了邝玉生,说是下午要去车间看一看。

李学武笑着说道:“造船厂也跟咱们这样的车间差不多,综合考虑,一手抓安全,一手抓营效,总体目标应该是安全的造出大船”。

“呵呵呵~话说的一套一套的”

韦再可踩灭了烟头,笑着揶揄李学武道:“等你当特么领导了,我们可有的受了”。

“等我当领导了,第一个安排你去看大门,不用受!”

李学武笑着还了一句,也是扔了烟头,同众人一起往回走。

他们也就是在门口抽个烟,吹个屁,长时间聚在一起谈工作,还不如叫上各部门去大会议室里开会呢。

因为小食堂就在主办公楼的后面,走几步他们就散了。

夏中全和邝玉生跟着李学武去了保卫楼,徐斯年也想过来的,可看着夏中全和邝玉生去了,他也就回楼上了。

他的事现在还没定下来了,虽然李学武说了基本上就等于定下来了,但这里是机关,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今天中午吃饭的这些人看着都好,可备不住这个消息就要传出去。

他是不怕有意外的,可这个时候急晃晃的追上去,难免的让人说他吃相难看。

夏中全和邝玉生不怕这个,他们两个是老干部了,生产管理处和技术处跟保卫处有合作,现在又抛出了汽车生产的大饼,他们聚在一起才是正常的。

三楼,李学武的办公室,沙器之给三人准备了茶水便回去休息了。

中午的保卫楼很安静的,因为李学武的午休习惯,保卫楼这边机关人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