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24章 下周见(2/10)

转了一圈,拉了整整一车的东西进院。

许是早就习惯了李学武的阔绰,两人对生活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

有的吃就吃,没有就得饿着。

至于赚钱?

她们是……是李先生的……外室吧,都外室了,还赚什么钱。

两人的思维模式还是师父和师娘教的那一套,跟社会上的想法还有些差距。

尤其是现在距离创建新世界才十几年,社会上的一些思想更是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尤其是戏曲行业,早就成了对这个身份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所以才有了两人主动接触李学武,并没有为对方的身份所限制。

你看周小白,她就是新时代的女孩,面对李学武她敢主动表达爱情,可不敢用这种行为去确定自己的身份。

她渴望得到李学武的思想回应,而不是这种关系。

佟慧美和金姣姣呢?

她们不是,她们知道自己的出身,知道自己的地位,更知道自己没有依靠活不下去。

所以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自己身条件考虑,她们对自己,对李学武都有了更明确的定位。

李学武越是富庶,越是强大,越能在这个危险的时代和社会给她们最大的保护和物质生活。

你问她们爱不爱李学武?

这个问题在她们的世界观里就不存在选择一说,从一而终,服从才是她们维持生活的必需品。

所以说,爱情其实是件奢侈品,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的。

价值观决定了她们的选择,也让她们更清楚,或者说是畸形地开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在生活物质方面,完全依附于李学武,在人生规划和选择上更是服从和信任李学武。

因为能够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行业,并且享受李学武给她们带来的安全学习环境,以及优秀的学习条件,她们自然是要有所表达和认同的。

那就是,她们可以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生活,完全不用去想学以致用的问题,更不用去思考所学戏剧未来会给她们带来什么。

戏剧人,永远走不出的怪圈。

从历史发展本身上来看,他们缺少独立自主的基因。

完全被圈养的发展历史脉络,让戏剧人都缺了那条根骨。

音色娱人,终究要被这种生存方式所限制。

包括行动能力和思想上的模式。

佟慧美很坦然地接受着李学武从车上搬下来的各种生活用品、粮食蔬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学武不在家的这段时日,家里的蔬菜吃没了,她们便在俱乐部的餐厅吃。

其实她们更愿意在家吃,因为这样就避免了那些人时不时看向她们的异样目光。

即便是她们也并不喜欢做饭这件事,但毕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如果是以前,那还能央求了李学武找个佣人照料她们的生活。

可现在不成,她们自己也很清楚社会上的变革,知道佣人这个职业有了变化。

当然了,四九城里不乏因历史原因所遗留下来的佣人文化和制度,但佟慧美确定,李学武的家里可没有这方面的历史积累和资源。

李学武本身是拥有雇佣资格的,但他怎么可能给她们雇佣服务人员呢。

甭说是她们了,就算是李学武自己家里,秦京茹依旧是拐了一千八百道弯的亲戚。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