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番外第十章 头号嫌疑人(2/4)

着她回来收原稿时,提出异议,让著作者重新修改么?”

张茂则默默点头。

这话说到了许多翘首以盼的读者心坎里,比如宫中那一位,是很期待最后一卷的,结果看完后表情十分难看,张茂则也是当年从《苏无名传》一路追过来的,又何尝不是满满的失望?

掌柜也露出苦笑:“怎会不在乎呢?不瞒狄公子,我们看到这最新一部的稿件时,也觉得……不尽人意!第二日那女子登门时,老朽就提了提,她却毫无反应,拿了原稿就离开了!润笔出了,刊期定了,商议之后,只能刻印出书!”

狄知远目露沉吟。

如此看来,书肆在面对这些著作者时,处于完全的被动,甚至无法督促续作的质量。

可商人逐利,以《汉朝诡事录》如今在民间的红火,文锦居真就完全被著作者拿捏,丝毫不做应对?

带着怀疑,他开始询问各种细节。

女子登门的具体时辰,可有看到仆婢在外等候,来去是否坐着马车,带来的书稿用什么器物存放,是否以任何方式调查过著作者的身份等等。

足足问了小半个时辰,狄知远挥了挥手,口干舌燥的掌柜这才如蒙大赦地退了出去。

待得后堂只有两人,狄知远品了口茶水,润了润喉咙道:“张先生以为,这位陈掌柜可有隐瞒?”

张茂则心平气和地道:“他在回答小郎问题时,注意力却一直放在我的身上,尤其是提到一件事时,最为紧张。”

狄知远立刻道:“陈掌柜否认以任何方式调查过著作者的身份时,下意识地瞟了张先生一眼!”

张茂则表情无喜无悲:“是啊……”

狄知远见状坐近了些,压低声音道:“先生,我有一事请教,这文锦居的钱财利润,是由宫中监管么?”

这个话当官的不会问出来,问了张茂则也不会回答,但面对一位十岁不到的少郎,尤其是感受到对方那颗纯粹的查案之心,张茂则没有迟疑,缓缓地道:“文锦居属皇家产业,官家已然下诏,由内藏库管理,帐籍定数,皆有参验!”

宋朝天子有专门的小金库,名内库,而内库的管理又分为奉哀库、内杂库和内藏库。

其中奉哀、内杂两库,继承了历代内府组织的传统职责,即供给宫廷消费,是为标准的“天子私藏”,内藏库则复杂许多。

起初是太祖出征时期,将灭亡的敌国国库财赋收缴,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后来又将中央计司历年财政结余纳入,作为国家储备的财源。

在外朝入不敷出,或者天灾人祸降临的时候,皇帝就会取出内藏库的钱,用来赈灾安民,历史上的仁宗就多次从内库里面取钱救济,补贴前朝所用。

说实话,宋朝的商品经济远非前面几个朝代可比,甚至后世的明清,由于管制体系的兴起,使市场严重受挫,都没有这个巅峰期发达。

历史上北宋的内库财富,就多到远超想象,不会出现舔着脸跟臣子要钱,没拿到足够的数目又气急败坏地囔囔“朕的钱”的场面。

所以后来随着史料的逐渐完善,史学界也推翻了不少民国时期的旧有观念,比如王安石变法是因为国家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更正为那时的宋朝依旧有雄厚的钱财和国力,但由于英宗神宗父子迫切收回真宗仁宗两朝让渡出去的皇权,才会支持王安石推行变法。

这也是王安石变法后,国库瞬间充盈起来的原因。

变法并没有直接变出钱来,而是把原本地方上的财政收归中枢统一调配,改变了蛋糕分配的方式,国家立刻有了充足的钱财,用于发动对外战争。

如今三冗问题扼杀于萌芽之中,国富民强,虽说依旧有种种弊端存在,却是不需要那样大动干戈的变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