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诗会一(2/3)
领命离开,离开之后就松了口气。>
过去了,总算过去了,这要再像昨日那么差下去,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头不保。>
大家从心底觉得欢喜,既然工作都安排下去了,脑袋的一把刀自然也就撤走了。>
茹鑑把工作写清楚,落上日期和姓名画押,然后归档,看了一眼几个胡须皆白的税吏,笑道:“小子茹鑑,暂领训导一职,今后的日子还请多多包涵。”>
众人抬起头,这才想起茹鑑是谁,闻言赶紧拱拱手,连称不敢。>
茹鑑想了想,又笑道:“好日子就来了,只要按部就班,好好干活,该有的一切都有,以后就是好日子。”说罢,看着不远处张大人的办公小院,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现在这个府衙还有谁会听你的呢?>
顾言没有去府衙是因为这事儿耽搁了,第一批三千人的五天工作结束,他要去在第一批的账本上签字画押,一式两份,一份归于府衙档案所,另一份是需要呈现给陛下,收了钱,物料人工花了多少钱都要核算清楚。>
因为是大家的孝心,所以这个千万不能错。>
做完一切,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想到今日的诗会,顾言回家换了一身衣服,骑着马打着杜猛准备去秦淮河。>
秦淮河边茹铨等几个二代骄傲地站在那里。>
因为为了办好这个诗会他们足足密谋了三个月,也省吃俭用了三个月,他们用省下来的钱租了一艘楼船用来作为诗会的场地,无论是场地,还是里面的构造都花了极大的心思去装扮。>
这是今年的第一场正式的诗会,一切都是那么地不容易,经历了上半年的胆颤心惊日子,这次诗会的举办可是难得的消遣和娱乐。>
它的出现可谓是弥足珍贵。>
这次诗会不但学子,还有贵妇,还有待字闺中的大家闺秀和豪门贵女,为了更好地让所有人都觉得舒心快乐,他们把楼船特意的分了区,并且装上了珠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演奏区在二楼,女子区在三楼,参加诗会的贵人学子则呆在一楼,用乐师把男女分开,这样既不会有谣言,也更能让此次诗会的男男女女更能放得开。>
此事昨日才公开,应天府的文人骚客便闻风而来。>
总所周知,诗会一般都会选出个魁首,若得这魁首之位那对以后的仕途和人生有着巨大的帮助,就算最后文不成武不就,就得魁首这一虚名,那最起码上风月之地也能折扣不少的银两。>
若是有一两句佳作传诵,不但不用花钱,反而会有美人倒贴,这一举三得的好事哪有人不喜欢的,哪有人会拒绝的。>
况且这还是今年的头一次,意义更是不同寻常,所以当大伙得知诗会的消息,早早地都来到了秦淮河边等候的。>
茹铨等人站在河边就是一盏耀眼的明灯,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笑着跟几人打着招呼,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就是想获得一个诗会的入场资格而已。>
若是三月踏青诗会倒也无可厚非,地方大,多少人都能行,无非是喝点酒水,些许的钱财花费算不得什么。>
可今日诗会却是在楼船上,地方不大,那能上的人自然就不是很多,况且这里还有女眷,那对能进的人更是多了一道审核,认识的相熟的还可以商量一下,给个位置。>
那些不认识的想都别想了,要是你这个人人品不好,喝点酒水后胡说八道,冲撞了贵人,恶了人家小娘子,这些人家里的长辈能硬生生地把尚书府给你拆的稀巴烂你信不信?>
年纪大了也不用想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