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章 真亮相(上)(3/3)

就是硕大的旅行箱,里面是她身家性命,万万不敢这么搞,就只开了分屏投影。

观影窗口先是暗下去,很快就有光线亮了起来。

熹微的光,一层层地描画出轮廓,纵然那是黑暗中早已有之的实体,但在这种光影技术的渲染下,也有一份陌生化的审美感受。

以至于足足过了5秒钟,钟曼才确定,这是一个看上去挺整洁的房间。

不错哦!

摄影师,还有后期都可以的。

类似传统电影的宽幅画面,曝光和调色都很节制。虽然这种“大片”设计,其实已经烂大街了,没有内容填充什么都不是,但至少会给人一种相对的 “高级感”。

钟曼不自觉的就从专业角度去审视。

可为什么镜头这么低呢?角度也挺奇怪。

还有,是不是太安静了?

没有背景音乐吗?

这个时候,个人智脑有信息弹出,由于优先级不高,被钟曼随手按掉。

视频中,明显传出了敲门声。

“瑞雯?”

有人在招呼,嗓子有些哑,却又不是成年人的烟酒嗓,倒有点变声期的生理稚嫩感,让钟曼觉得,这人多半年龄不大。

镜头画面明显向上平移抬升,而且有着微幅的侧移和晃动。通过镜头语言,钟曼立刻就醒悟,这是模仿第一视角的拍摄方式。代表主人公起床……

位置还是太低,更不是仰卧的视角,倒像是……在地板上?

受制于地铁上嘈杂的环境,钟曼其实并没看太细。但摄影专业出身的她,自然能够从视频中摄取到足够的信息,况且单从表现上看,视频中细节呈现还是比较友好的。

地铁上的噪声,淹没了视频的大部分背景音,可从中呈现的饱满光线、轻轻摆动的窗帘,都证明房主并没有关窗……

这就衍生出一个问题:

虽说是夏季,可就这么在地板上过了一夜吗?

钟曼不确定她的逻辑是否正确,这也只是个一闪而逝的念头。

此时在视频中,房主起身后,在房间里穿行,让观众看到更多的细节。

房间非常简单,是几乎看不出居住者是男、是女、是老、是少的那种简单。钟曼似乎看到了墙角处一个落地镜,还有旁边的吉他……那已经是仅有的亮色了。

正是那个落地镜里,有人影一闪而过,应该就是房主自己,可钟曼没看清楚。

几秒钟后,房主打开房门,一个看上去年龄也不是太大的少年人站在门外,倒是和那把还有变声期感觉的鸭嗓颇是相配。

这是到现在为止,片子里第一个正式出现的人物。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