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镇国大阵(2/3)

地带作战时,往往把部队分成前锋、后卫等各个部分,再由各个部分分别组成阵型,然后组合在一起,来进行战斗。

先锋阵是由前锋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

前锋部队的任务是“御奔冲,陷坚阵,击锐师”,因此先锋阵多选精兵。

策先锋阵是由策应先锋的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置阵在先锋阵后”。

此阵当先锋抗敌或兵势不支时,则为应援”,以制敌“奔突”。

大阵亦称中军阵,是由主力军所组成的战斗队形,一般成长阵或方阵。

排阵时,以步军枪刀手在前,杂以旁牌、标枪,当阵设木拒马,或间以大车,强弓劲弩在其后排列,排成四面防敌的阵势。

在需要出战时,则四面开门,放“战队”出战。

前阵是部署于中军大阵之前的奇兵。

东西翼阵是直接保护大阵的一种布阵,为大阵之左右翼。

而无地分马则是中军大阵所控制的机动部队。

拒后阵亦称“殿后”,是由后卫部队所组成的战斗队形,布阵于中军大阵之后,以防敌人从后面袭击。

策殿后阵是由策应殿后的部队所组成,在拒后阵与主力之间布阵。

征南将军将历**中,凡需要练习的阵法,一一号令演练,几乎全都给演练了一个遍,到最后终于下令演练镇国大阵。

镇国大阵是历国首任历王亲自制作,并授予军中世代传承的,所以颇受重视。

其阵是由前后左中右五军组成,有数十里见方的正方形大阵。

此方阵如此拓展纵深,可压缩敌人机动的空间,把主力步兵部署在阵势的中央,加强战车,增强步兵的防御能力与攻击能力,把骑兵部署在前后左右担任警戒和掩护中央大阵。

这是一种保守的防御阵型,中军大阵由三个方阵排列而成,是全阵的主力。

如果按照历国的标准阵型排布的话,每个方阵周长二十里,每方阵共用步兵三万六千六百八十人,三个方阵共十一万零四十人,另外加上哨兵二百四十人,总共步兵十一万零二百八十人。

前阵与后阵,各两列骑兵。

前列骑兵六十二队,每队五十骑,共三千一百名骑兵。后列六十二队,每队三十名骑兵,共一千八百六十名骑兵。

两列共四千九百六十名骑兵,另加探子四十名骑兵,总共五千名骑兵,前后两阵共一万名骑兵。

左、右翼两列,前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五十名骑兵,共六千二百五十名骑兵。

后列一百二十五队,每队三十名骑兵,共三千七百五十名骑兵。

这每阵共一万名骑兵,另有探子六百五十名骑兵,总共二万零六百五十名骑兵。

若是标准的完整大阵,所用兵力共十四万零九百零三人。

不过征南将军这里总共也就6万兵马,当然排不出来完整大阵,只是简单的做出了一个大阵的形态。

而这其中又以弩阵和叠阵最为重要。

弩阵是一种发扬蹶张弩,这是一种用脚蹬拉上弦的弩,威力要比用手上弦的臂张弩大威力的阵形。

军士分成三列,从后至前,第一排上弦,第二排上箭进弩,第三排瞄准射击。

第三排进行射击后,则通过两列之间的空隙,回到第一排身后上弦,第二排进弩之后,进入瞄准射击状态,如此循环反复,获得持续的较密集的远程打击能力。

叠阵也是分为三列,刀枪持长兵者居前,弓在后,最后为弩,作战时,全军跪坐,当敌接近至百步时,令一弓手起立射之测距,若可入敌阵,则弓手俱发。

当敌接近至半百步时,令一平射弓手起立射之,若可入敌阵,则平射弓手俱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