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三章 祸乱根由(1/3)

伍刚是中部人,他的父亲伍德,曾在于国时为北地边将,很有声望。

而他本人在年轻时做过文官,跟随大军东征余国王都,路上听说自己的弟弟加入了历军,他害怕被牵连,就跟同伴一起逃至北地,投靠父亲的门生故吏去了。

马苏占了余国王都,派使者巡抚北地,给予其任命官员的权力。

使者到了北地以后,考虑到伍刚在那里的影响力,当即任命其为副将。

不久伍刚联合了好几个人,出兵援助初代历王。

不过与南宫傲不同,伍刚从一开始就三心二意。

当初代历王北上追击余国残兵时,伍刚前来拜见,面有骄色。

历王军务繁忙,礼节稍粗疏了一些,伍刚就觉得自己失去信任了。

历王觉察出来,却不动声色,就问新任的平北将军董川这是怎么回事。

董川是历王的发小,一直跟随历王,但是立功不多,历王却偏偏很信任他,任人唯亲,任命他为平北将军。

董川这个人性格急躁,自以为是,他回复历王:“当初王上赐他宝剑,对他很客气,他自我感觉良好,觉得王上应该和他执手相迎,现在没有如愿,所以不满。”

也不知道是出于何等目的这个董川又添油加醋说:“于王在的时候,郑爽经常被半夜召见,深得宠信,后来关系疏远,郑爽因此怀恨在心,最终被杀,伍刚就是郑爽一样的人!”

历王觉得是小题大做,便没有放在心上,这一疏忽竟然险些酿成大祸。

伍刚返回之后,越想越气,原先他手下的几个人,现在官都当得很大,而自己还是原地踏步,心里很不平衡。

这人心里不平衡的时候,最怕想差了,或是遇上搞事的,而与他共事的马明恰恰就是个喜欢搞事的。

马明求功心切,遍访北地名士宿儒,并揽入幕府,支出钱粮,供养他们的家人。

伍刚就不乐意了,他拒不执行马明的命令,马明则发公文把伍刚痛骂一顿,说他“一介武夫懂个鬼”之类的话,伍刚看完气得咬牙切齿,把公文撕了个粉碎。

紧接着马明又上书告伍刚的刁状,说他不忠不孝,贪污受贿,草菅人命等等。

这样一来,历王便渐渐生出疑心,下诏让伍刚来京师回话。

伍刚心想这情况不妙呀,就要求和马明一道赴京师,当面对质,又向手下人大吐苦水。

谁知他这些手下可不傻,急忙将武刚所说怨言呈给朝廷。

历王贵为一国之首,哪能讨价还价,便坚决驳回了伍刚的请求。

伍刚也是不愧为名字里有个刚字,认为北地兵强马壮,不用看谁脸色。

他又找部下商议,这些多年的老同事,也都看不惯马明的做派,一致通过出兵,便意气用事,立即发兵围攻马明。

马明兵微将寡,急忙向朝廷求援,他原本希望历王亲自带兵平叛,但历王只派了一名将军邓飞前往。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此时历王正在东、西、南三面作战,根本腾不出兵力来。

马明到达后,没有第一时间与那邓飞会合,与之相距改远,反而大言不惭地上奏“旦夕破之”。

久经战阵的伍刚,在打探到邓飞的位置后,决定先发制人各个击破。

他亲率一万兵力与邓飞正面对峙,又派三千骑兵绕到背后突袭,大败邓飞军。

马明鞭长莫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友军覆亡。

至此,伍刚事件迁延日久,前后将近十年。

于王献城投降后,王都仍然是一座孤城,在黄河以南形成了一个危险的突出部。

马苏旧部盘踞在京师附近,而这个地方也是大集团的发祥地,政治意义也很重大,因此历王决定征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