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七七章 老王悟棍(2/3)

立,双手握棍,松开左手,右手反握棍端,提棍与下颚同高,同时右手发力,将棍在体前呈8字挥甩,当棍向左方落至左腰部时,以左手接之,用以保护全身。

这双手小盘龙棍动作简便,移动灵活,出棍极快,攻守兼备,老王右手紧握棍于两棍的棍端,手心向内,两棍与地面约垂直靠近右,左手成立掌向左前方推出,下腭微收,目视前方.

然后以宁静开始,迅速挺身进入对敌方攻击距离。果断、迅猛、力决胜负.身、心、棍融为一体。

这握棍可以单手正握,单手反握,单手叠握,双手单握,双手组合握法,根据手心朝向可分为阳握法、阴握法和侧握法各种握法都有,随时变换。

而随举棍有垂棍、架棍、夹棍、背棍、藏棍、双手举棍等,这持棍的要领是自然、放松、松握紧发、一触即发、随握随发、随发随收。

放松包括握棍手、身体各个部分的关节、肌肉、神情及内心,做到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无一不松,泰然坦然。

而握棍的部位一般为近链端或中部,以方便转棍和单手换棍,并使打击力度更大,握得太远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控棍。

双手单握就是双节棍手握住同一只棍,很少有人用此握法。

双手组合握棍有正正握、正反握、反反握,配合各种双手举棍姿势。

垂棍为单手或双手握住一棍,另一棍自然下垂。单手垂棍可阳握、阴握和侧握。

架棍也叫扛棍,即手持一棍,另一棍上架于大臂、肩上或背上,可以是同侧肩臂,也可以是异侧肩臂,还可以是异侧小臂。

所谓夹棍为一手握棍,另一棍夹于腋下。

而藏棍即将棍藏于身后,以攻其不意。

老王四六步开立,面向右侧,左手正握黑棍,右手正或反握红棍于身后,红棍与右大腿平行完全隐藏于大腿后,黑棍斜朝上完全隐藏于身后,两棍及链拉直,双手可方便地出棍攻击。

双手举棍可平举、斜举、立举,可全握,也可用大拇指和斧口,其余四指张开,正反握可任意配合。

老王试了试,感觉到自己的状态,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佳。

“应敌十三式?”

老王这一次下的本够大,扔了许多贡献点出来,当然获得的盘龙棍知识,也不止一点点了。

第一式为挟棍式,老王前手屈肘握住主棍,将游离棍收回同侧腋下,以同侧上臂内侧夹住后,后手成掌做护手,随时准备攻击或防御。

这一式即是一种收棍动作,又是一种出击的良好姿势。

第二式为拉弓式,老王侧身向敌,以前手棍指向对手,棍身与鼻平或与下颌平,后手将另一棍于后方呈拉弓式。

第三式为扛棍式,依然侧身向敌,只是老王前手握棍屈肘于头侧,过肩下垂游离棍,靠于肩后,随时准备越头向下劈棍或鞭扫。

第四式为后绕式,还是侧身向敌,老王前手屈肘横过身体于另一侧握住主棍,后手持游离棍后拉置于臀部侧后,随时准备大范围的鞭扫前击,此式出击时较具隐蔽性。

第五式为背剑式,老王做出一个类似于扛棍式动作,只是当前手握棍过肩下垂另一棍时,他以后手屈肘横过身体于异侧轻握垂棍。

这一式可随时从上或从下发动攻击,上棍亦可与上臂侧下垂另一棍,即上棍屈肘后举时,下棍和棍链不过肩靠于上臂外侧。

第六式为悬棍式,老王以后手微屈肘握主棍,然后自然下垂游离棍于身侧,这样随时可以劈扫鞭棍。

第七式为藏棍式,此式隐蔽性强,老王双手握两棍置于腰后应敌,即可正握棍,又可反握棍,也可以在腰后横握双棍,亦可竖握双棍藏于身后,让对方看不见棍子。

这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