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八七章 兵马之法(2/3)

依赖,互相利用,各取所需。

而要用好兵马,则要做很多工作,需要开坛祭兵、启师扎兵、招兵、练兵、发兵、借兵、收兵等,其程序极为复杂,都是绝密之法门,虎臣若不是在这密境之中,得了这一份机缘,恐怕难得了解其中的辛密。

拥有兵马,就会实力大增,成为自己的强力后手,在斗法、战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招兵,练兵,发兵,收兵就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兵马应用方法,掌握了兵马,就等于掌握了一柄利刃,就能斩妖除邪任我行!

而为保证传达命令,或者调动兵马时不出差错,就需要借助一种信物作为凭证,这种信物称为兵符,释兵权和调动军队的信物是调兵的凭证,专符专用。

令牌是权杖的作用,令牌号令,代表的是权势,权威。发号施令、下发命令的信物,调拨兵马需要令牌和兵服具备。

而同时师门调拨兵马,需要事先查好,能拨多少,写好文书。

将文书在坛前,用令牌和兵符压住,焚烧元宝,与祖师进行打卦沟通,确定之后焚烧文书。

同时对方接兵马,用特定的符牌,焚烧纸金元宝等,确定兵马到坛后即结束。

而这些兵马,又跟正常的这些军队中的兵马差不多,通常分为五营。

而这五营又区分为上五营,中五营和下五营均指所供奉的神将以示区分

上五营分为东营九夷军,主帅一人,南营八蛮军,主帅一人,西营六戎军,主帅刘圣者,北营五狄军,主帅一人,中营三秦军,主帅一人。

中五营亦有五大元帅。

下五营则为五鬼兵头,供奉有神将,一般神坛都有一木架,上插五营神将分东南西北中,神将头部约有两个拇指大,无身,谨以铁棒连接头部。

分青脸东营将,红脸南营将,黄脸中营将,白脸西营将,黑脸北营将,以五色代表五营,以循应天地五行运行的道理,而木架又称为“五营斗”。

还有以五营令旗取代,所谓五鬼头就是五鬼兵,一般人间大战,往往死者不计其数,几十万上百万的死人也不奇怪,而这些人死了成了孤魂没有去处,修行者可借梦中找其帮忙,下令敕封这些孤魂为“兵马”。

从职责来说,具体又指生冷活纳、吃生吃热、披头散发、游山捕猎、收魂立禁、南山结纳、斩鸡祭血、撩鸡发喊、自喊自应、摇旗呐喊、咬指滴血、移凉住痛、开刀破血、封刀接骨、吹毛含箭、抓人生魂等等。

凡天地五行结晶之处,会有天地之气交通,如果这个地方有古坟、树木、石头、精怪,或者人死在这里都会成为兵马。

这些兵马在行法过程中极为猖狂,既是大胆,又无拘束,勇武、凶悍、威猛,双目圆睁,眉如烈焰,呲牙咧齿,故又被称为“猖”。

而在法术中又有道法,巫法之区别,所谓玄近道,元近巫,兵马实为为巫坛法脉之首。

法师“收兵”“发兵”“祭兵”俱有牒文,按照规矩,出门行法之前都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鸣号召集雷坛兵马,而“兵檄”内也写得有记录。

“伏望,贵职亲领,部下副将精兵,血食猖神,一合只悉,听令施行,翻坛破庙,飞沙走石,活捉妖精,专取生魂,斩断后患,事干急切,不许迟延。”

此外兵马还能够查事报事、使人疯癫、招财和合等,故而有些法师多用猖兵作为随身兵马。

而道法之士所使用的兵马,则是雷潭兵马,雷坛兵马只为道士行科所用,由道士授录之后拨用。

虎臣仔细研习,发现自己所用的这个兵马之法,却是偏重于巫法。

不过这个道法细腻,巫法强横,虎臣平素用惯了这个大铁椎,常常以力伏人,这巫法却是正合他的性子,也算是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