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剑池传承(2/3)

等人融入剑宗之中。

而自己这些老人,说实话功法什么的都早已经固定,即便是得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传承,估计那个进步也就是那么回事。

而且剑池即然是对新弟子们,来开放的传承之地,那么肯定不会有一步登天这种事情发生,还不如随便捡起一把传承,也就足够了。

于是大祭司并没有什么过多的考虑,很快就选了一把剑,接受了其中的传承。

一柄宝剑从水中跃出,投向大祭司。

将剑接在手里,看上去很普通,一些正常的装饰,直到大祭司将把剑抽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在这件身上还有一个图案。

这是一个太极八卦图。

“法剑!”

看到那图案,吴锋一愣,脱口而出。

真的出乎意料之外,大其实只是想随便捡一把,结果却得到了一笔意外惊喜。

大祭司对于自己选择的剑,期望值并不高,但是当剑被抽出来的时候,他却是知道这柄剑,还真是蛮切合自己的。

这看似普通的宝剑,在剑身上有一个太极八卦图。

而这正是法剑的标识。

“法剑,剑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

“道人皆好,云游可防身,起坛可荡秽招将。”

自从修道宗门创立以后,剑就成为修道中人的法器之一。

道士要佩带法剑,此为道教法具威仪的要求。

在道士的法术体系中,法剑是运用最广泛的法器,是神授之宝物,是代天行法的利器,是道派传承的信物。

吴锋还在道书中,见到过制作法剑的程序。

铁九斤,取赤土作炉,黄土作韬范。猛火镕铁作汁,面南方上佐天关。念二十四将真言,书符二十四道,朱砂酒团作一丸开炉投铁汁内……一大缸盛涌泉,以剑投缸中水响作雷声,其云鸣吟为妙……

寥寥数百字道尽法剑锻造工序之繁琐严谨。

据道经所记载,道士所佩法剑,依箓职及所行科事不同依法佩剑。

如正一盟威箓道士佩带斩邪威神剑,洞神部道士佩阴阳斩魔剑,高玄部道士佩金刚洞神剑,中盟洞玄部道士带阳光洞神剑,三洞部道士佩销魔剑,大洞部道士带景精剑,居山道士佩伏神剑,洞渊道士带洞光剑,北帝太玄道士带斩鬼剑,中盟女官佩阳光剑,三洞女官带九真剑。

佩剑仪制经万年道门兴衰,各种规制极多,一些习惯早已湮灭,唯有浩如烟海的《道书》之中尚存记忆。

据传道门第一法剑为“三五斩邪”。

"三五斩邪雌雄二神剑,上各有星斗日月之文。"

三五斩邪雌剑镇于鹤鸣山戒鬼井内,雄剑世代流传于天师家族。

传至六十三代天师恩溥公时同天师家族迁台。

当代高真洪公百坚道长曾于1976年香港重金拍得明代三五斩邪一对,2007年鹤鸣山天师殿重建时,洪公代天师戒鬼,镇雌剑于井内。

一般法剑,都作虎篪口,纯银手打龙凤浮雕鞘,镶嵌红蓝宝石以代日月,琥珀、松石诸宝定星斗,依三五斩邪符制祭炼,常用“斋醮法师”。

法师斋醮行科时,咒、讳、气、符,均以法剑配用。

施法者代天行化,布令宣威,全凭三尺法剑。

而醮坛上高功之法剑,具有斩妖驱邪的无比神力。

如敕坛之法,先在醮坛东南地户上安水剑。

以地户为天地之气初生,凡物之类出入之处,这就是所谓"水曰五行之首,有秽皆除,剑为百炼之刚,无妖不斩。"

据传说,上乘法剑威能更盛,可仗之足济水火,体法乾坤,坚钢励百炼之锋,雪刃涵七星之象。

指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