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失眠(2/4)

触极多。

临来日本前,她曾有意地看了看日本的地理、历史。

清楚这个国家的土地面积只有华夏二十六分之一,人口大约是共和国的十分之一,

人均密度比自己的祖国要大。

按理说,日本人的生活空间应该比共和国小得多才是。

可实际情况却是如此的惊人,共和国还没能把地面的建筑物变成楼房,日本人却早就把商业区都搬入了地下。

如果像她今天所看到的这样,日本人已经懂得如何充分去利用地下空间,那么日本的土地利用面积就会向深度扩张,前景是无限的。

再说也不只是向地下,今天在旅行车快驶入东京的时候,她还看到了那飞驶在半空中的汽车链,日本的立体交叉桥又在向天上的空间迈进。

这就是现代化的力量!

在她看来,日本人并不甘心被束缚在一片有限的岛国上。

然而侵略战争已经一度使日本人险遭灭顶之灾,他们似乎已经深深地汲取了“玩火者必自焚”的教训。

知道不能对他国领土垂涎,必须立足在本国的土地上,所以正在探索着另一种可能。

这让她觉得日本人是勇于修正自己的民族,是不吝惜自己的民族,是智慧、聪明的民族!

当然可敬又可佩。

然而宁卫民却轻易粉碎了她的这种感觉。

宁卫民告诉她,日本人是狗改不了吃屎,骨子里就不会吸取教训。

为什么?

因为日本是一个极度慕强,又极度自卑的“小人国度”,只认实力,不认道义。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我们八年抗战赶走了日本人,作为战胜国,没要求赔偿,反而被他轻视。

可日本挨了美国两颗原子弹还能放下国仇家恨心悦诚服认美国爸爸,这种极度慕强“精神”一般人可做不出来。

反过来,日本也习惯于把其他国家都代入他们自己的民族性格。

当初鬼子以为屠杀能让华夏胆寒屈服,却不想算盘打错,陷入持久战的泥潭,最终失败。

宁卫民还告诉她,千万不要以为日本人变得文明了,礼貌了,懂得战争危害了,开始讲两国友好了。

日本人是永远不会真正悔罪的,他们只会以表面形式上的道歉来糊弄人。

他们的价值观就是无论多大的错误道歉就可以轻轻揭过,既然我都道歉了,你还要我怎样?

现在对我们的友善,所谓对战争的反思,那不过是惺惺作态,暂时的利益使然罢了。

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以电子产品和汽车为立国之本,他们生产的东西需要出口,自然离不开华夏的庞大市场。

其实另一场战争早就打响了,只不过这一次大家拼的不是枪炮,而是工业技术和经济实力。

目前样样都领先于我们的日本,其实追求的是把华夏变成他们的经济附庸,变成他们的原料供给国,永远让他们可以利用工业产品和电子产品的高附加值,去剪华夏人民的羊毛。

宁卫民并不否认现在的日本人,确实有一些人深受战争创伤,从骨子里后悔,真心反战。

但问题是日本民族秉性的底色就是市侩和自私,等到这些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死了呢?

那日本的下一代就会认为这件事与他们无关。

不但会想尽办法否认,狡辩,而且会毫无负罪感,认为受害者不愿意放下过去,是小气的表现。

至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