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八章 浮出水面(2/3)

根本不知奇数和偶数之别,屡屡上他的当……”

“大门再往东这几间就是账房了。当年马家有为账房先生叫夏金元,曾在刻字铺干过,善写隶书,善刻图章。因为他爱逗蛐蛐儿,我又会捉鸣虫,我们成了忘年交。我常捉蛐蛐儿给他,他便在闲暇时教我练大字。顺带着,他刻章的本事也教了我十之七八……”

“你看那边,就是花园子的东头了,再往南边走就是马家花园的大厨房了。过去大厨房的院里常年摆着几张桌子条凳,是园内仆人的用餐之所。我和宋先生有时候外头办事回来晚了,如果没在外吃,也懒得回家动炊火,就过去图个便利,给大厨房交俩钱,凑合一顿。”

“我还记得那大厨房师父姓常,过去在东兴楼干过。因为瘸了腿,不能日常应灶,就转而来了马家,图个轻省。有个杂役小郑,比我大三岁,却比我晚来两年,刚来的时候切熟肉都油汤外渗,谁都说他没上灶的天赋。哪知人家不服气,心里暗暗使劲苦练,那股子愣劲儿被灶头常师傅看上了,收了徒弟。几十年后父传子业。到我买下马家花园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了‘郑家厨房’的美誉,听说后来父子俩都去了大单位的食堂……”

“哎,你看,原来这有棵香椿树的上面还缠着紫藤,可惜了,如今就剩下这光秃秃的花墙了。难看,难看。好在这脚下的石子甬路和假山山石尚在。你可别小觑这些装饰性的东西。我跟你讲,这种两侧是石子,中间铺方砖的甬路,和颐和园的一模一样。满京城的私家花园,只有这里才有。这里的造景重点就是山石,大多数都是从已经荒废的圆明园中运来的上好湖石和青石,尤其是湖石,这园子里头有数款带有乾隆御笔题款的佳品,也不知今日还在不在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康术德边走边指着沿途所见,给宁卫民叙述着过去的往事。

在这种身临其境之下,老爷子的人生经历,就如同浮出水面一样的凸现在宁卫民眼前。

听着,看着,宁卫民不但被深深的吸引了,而且还忽然发现。

当年营造了这个大花园子的马家,一点也不像他想象中的京城首富做派。

比方说,成天大门紧闭,自己躲在家闷得儿蜜。

没事儿就娶小老婆,买花不棱登的大丫鬟。

组织私人武装,为富不仁,苛待下人。

相反,住这里的人,似乎无论身份高低,几乎都能活得如鱼得水、自得其乐。

这就让历史现实和他的想象形成了相当大的反差。

对这点他怎么都想不明白,忍不住开口问道。

“老爷子,这马家当年干嘛要把自家的房租给别人啊?他们家不是京城首富吗?那绝不会因为缺这几个钱啊?这么好的花园,让外人住,难道就不觉得亏吗?”

结果没想到康术德的回答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当然不会是缺钱,一是当时风气使然。当年的人流动性很强,即使是有**份的人,也不能到一处就买房,尤其是当官的,调任是随时的事儿。所以租房住是常态。”

“二是马家是商人啊。需要的是人脉,缺的是实权。尤其是根基就在京城商人。既然不能去别的地方发展,那最讲究的就是和气了。所以这就是马家精明的地方,他把多余的房子,租给有权势的人,或者是能和有权势的人挂上钩的人。”

“这正是应了那句话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结交权贵,就是马家保证家族兴盛的不二法门。谁掌权,他都得跟人家攀上点交情。要不然,他们凭什么做到京城首富?租房当然是一种很巧妙的方式。房东和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