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六章 沪海鼠王(3/4)

对此强烈反对。

看重精神甚于物质的他说,宁看着哥哥姐姐吃东西流口水,也要把他的那份钱用于买邮票。

最后,他硬是从哥哥姐姐手里讨了八毛钱,在邮电局买了一整套早就眼馋的《金鱼》。

那天,姐弟三人感受到的快乐是截然不同的。

在姐姐哥哥一饱口福,心满意足的时候,贺军忍着肠胃的抗议,为自己终于拥有了一套全新的邮票而狂喜不已。

尤其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各自的人生方向和生活境遇,已经注定会因为这套邮票发生重大转变。

一年之后,这套《金鱼》邮票的价格就翻了三倍。

所以又发生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

贺军的姐姐哥哥因为忍不住嘴馋,偷偷把这套邮票拿到马路市场上卖掉了。

痛失最宝贵的东西,贺军自然伤心极了,免不了要哭闹一番。

不用说,闹也于事无补,而且反而因为暴露了私留钱财的秘密,贺军还被父母呵斥责怪了一番。

不过尽管如此,好的一面却是,贺老先生却因为这件事发现了最小的孙子居然和自己是同道中人。

而且还知道了沪海的马路上又能做邮票的金钱交易了。

于是在看过贺军那些放在铁盒子里的信销票私藏后,贺老先生非常高兴的抚摸着贺军的头,开始教他保存邮票的正确方式,还有邮票的相关知识。

最重要的是,贺老先生还背着其他人,把自己藏着床板下的珍邮给贺军看。

并且教他什么是好邮票,和怎么以邮养邮。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领路人,贺军才算真正的进入邮票世界。

此后,他不但邮识以成倍的速度增长,也越发勤快的捡垃圾了。

甚至于他专捡垃圾箱里的信封,再顾不上其他的东西,眼里只能看见邮票。

为此,贺军开始具备一种特长,就是特别善于在肮脏丑恶中发掘美。

在烂菜皮,馊饭,用过的手纸下面,他能一眼认出偶然露出的信封角角,同时想象出被污秽物掩盖着的精美邮票。

当他在苍蝇乱飞,酸臭刺鼻的垃圾堆里捡到一个贴着美丽邮票的信封。

他往往忍不住会忘情坐下,在现场就久久欣赏。

而捡回来的信销票,经过正确的处理,凑成套,会跟着祖父一起拿到马路市场上卖掉。

卖掉的钱,他们会用来再去买那些发行量小,题材好,有升值前途的新邮。

从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末的所有特种邮票,贺军统统没有错过机会。

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贺军的收获既有知识上的,也有财富上的,更有和祖父情感上的。

完全可以说,这些捡破烂的日子为贺军成为沪海邮市排名第一的大户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到七十年代末的时候,贺军和祖父携手聚沙成塔,已经折腾出了不下十万元的财富。

只不过爷孙俩一直瞒着家里,而且都把财富变成邮票了,都放在贺老先生房间上面的阁楼里,用铁皮箱子塞得满满腾腾的。

什么牡丹花、菊花、黄山、领袖头像、民间舞蹈、杂技……都有。

要是外人进入看到这一幕,肯定会误以为是邮电局存货的库房。

再加上到了1981年,贺家福星高照,彻底转运,又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政策落实,房契和许多财物又回到了贺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