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破阵军岭川 五(3/3)

降。

以李来亨和这些乡勇的关系,他相信在官军彻底战败以后,自己绝对有办法招降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兵力。

更为重要的是,李自成有很大可能,将这批降兵,安排到自己的麾下。那么届时,李来亨手底下这支多是老弱的小部队,便可以鸟枪换炮,实力大增了。他在闯营的地位,自然也将直线上升。

虽然李来亨加入闯营以后,一切都发展的比较顺利。但他心中根本无法摆脱后世历史中,甲申年的阴影。

山海关大战、山西的迅速丢失、陕北战役和潼关大战的失败……

还有许多人的牺牲,在九宫山带亲兵侦察敌情,而被团练武装杀死的李自成;在湖广撤退时,老营被满洲人突袭,力战而死的刘宗敏;在围攻荆州时,被南明湖广督师何腾蛟出卖,遭清军偷袭阵亡的刘芳亮……

还有自己的义父李过,这个总是一脸严肃,但又充满一股从容气度的便宜父亲。甲申年后,他也将在南明的排挤之下,死在南宁。

甚至还有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这个名字,李过的义子李来亨,同样也是南明的临国公李来亨。如果按照历史的脉络继续发展下去,李来亨将在湖北兴山县境内的茅麓山区,以大无畏的气概抗击着三省清军和增援的满洲八旗兵共达十万之强敌。

他将在满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绝对优势兵力的围攻之下,奋力抵抗,使得满洲人心有余悸。

直到嘉庆年间,满清的礼亲王昭梿还在书中写道:“康熙初,命图文襄公海为督师,同川督李公国英、护军统领穆公里玛率三省兵会剿。诸将皆于层岩陡壁间,草衣卉服,攀援荆葛而进,逾年始荡平其巢穴。故今京师中谚语有其事险难者,则曰:‘又上茅麓山耶!’则当日之形势可知矣。”

最后,李来亨将在抗击清军二十年,弹尽粮绝后,于一片绝望之中,举家自焚,只留下天下皆降闯不降的传说。

他必须改变这一切。

李来亨知道,自己的命运早已同闯营产生了深切的联系。他必须尽快在闯营中取得较高的地位,才能设法影响李自成、改变闯营的发展决策,最终扭转甲申年的惨剧。

此时是崇祯十二年十月,距离甲申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还有五年。

李来亨望着远处奔流之中的丹水长河,江山长河依旧在,但他坚信这一次,人与物已然不同于历史了。

距离决定中国数百年命运的甲申时刻,只有五年。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