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章 进退(2/4)

只是有一言,敢问军师,烈火军团近四万骑兵能否攻城拔寨?”

骑军纵横如风,却没有攻打坚城的能力,即使是强攻小型城寨,损耗也不小,称得上得不偿失。

“四大军团对于协作应敌过于依赖,大规模的会战还好说,逐鹿中原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哪里有那么多时间等着我们大军相聚!”

“其他军团步卒较多,一旦落单,还可结硬寨打呆仗与敌军击旋待援,可烈火军团机动力最强,部队一旦展开,注定会与三大军团脱节,到时修横行于郊野得不到补给,这才天大的麻烦。”

韩信越说越快,“而且在我看来,我军团士卒马背上的本领是极为精熟,可步战厮杀却是疏于操练,一旦失去战马,他们就像失却了根基一般。”

“这些天的训练无不表明了这点,我要的是能够随着韩信一路摧城拔郡巩固后方的烈火军团,而不应该存在短板。”

不得不说,韩信的话具有一定道理。

“那依你之见,我们的首攻目标应当放在何处?”

“齐地?”

“燕地?”

韩信一一摇头,范增笑了,“莫不是我汉军飞过去攻打赵地吧?”

关于首攻方向,韩经与范增早有定计,现在范增提出来,只是为了检验韩信的才干。

韩信治军一事,范增暂时算他过关了,可对韩信接连摇头的反应,却是十分不满。

“我的意思是两路齐发,海路至齐,陆路走辽东走?至燕,两路大军会师于赵,再越过云中从草原直插咸阳!”

韩经不得不打断他,“赵武灵王曾有过闪击咸阳的心思,与你所言大体一致,从战略角度来说,可谓是天才的构思,只是实施起来,却有不小的难处。”

辽东走?被韩经派人挖了大大小小无数的坑,原本是为了防备秦军由此攻击,没想到秦军没来,现在面临着西进抢占中原。

烈火军团就驻扎在乐浪附近,对这样的情况,韩信应该知道才对。

“路是一点一点修的,既然我们汉地水运发达,机动性十足,就该充分利用。”

“春暖花开,气温回升,靠向辽东的港口业已化冻,何必拘泥于海运投送一处?大军自可由海船登岸,出现在辽东任何一处。”

辽东一带,港口多结冰,也没有适合的港湾供大船停泊,韩信的意思是由海上代替陆上赶路,将兵力投送到任何一处。

只是这样一来,风险就要大大增加,没有港口沟通补给,一旦大军陷入对峙消耗状态,面临的就是一场灾难。

见韩经与范增沉吟,韩信继续劝服,“大军西进,攻秦掠地,有进无退。”

“现在秦国陷入内乱,精力牵制在西北、东南,无暇顾及我们,正是天赐良机,此时不趁其不备迅速进占燕齐三晋,壮大自己,岂不是自取咎由?”

天下间没有毫无风险的买卖,话已至此,韩经这才点头,范增眼里的意思也是如此。

一旦秦国反过身来,挟带风云大势,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可要是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吞下消化了燕齐三晋之地,结果就大为不同。

这样一来,汉地就居天下泰半,而秦国所控土地上还有大大小小的反抗义军无数,此消彼涨,实力的对比就彻底颠倒了过来。

咸阳此时确实没有精力顾及汉城三郡,远征三郡的计划搁置以后,秦二世连派往边陲的探子都少了许多。

现在大秦的主要精力还在西域,“秦皇诏书”已经发出,扶苏与蒙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得而知。

事实上,西域都护府目下也是骑虎难下,蒙恬控制了宣读递送诏书的使者,此举已是大不敬,书信内容、措辞之厉,让扶苏、蒙恬二人不知所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