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37章 新的居所,竹编技艺! 二合一(3/4)

细竹,放到一边。

陆羽转身取出石刀,来到石像前。

选了一块粗细正合适的岩石,把刀刃研磨了一番,方便后续劈砍竹篾。

所谓竹篾,就是极细的竹条。

也是竹编制品的原材料。

不论编织什么东西,获得竹篾都是第一步。

三五分钟后,磨好了石刀。

陆羽预估了一下竹篓成型后的规格与大小。

然后第一时间将三根竹竿,拦腰斩断。

等分成六段。

每段长约一米有余。

分好了竹管。

陆羽再用石刀的刀刃,对准竹管的中心线,将其竖向劈开。

一分为二。

变成两片大小均等的竹坯。

随后,他拿出其中一片,立在身前。

找准位置,并在竹坯的顶端,劈出一个小豁口。

豁口的宽度,大约0.4公分左右。

有了这个豁口,陆羽立刻小心翼翼地把刀刃,嵌入其中。

然后用手轻轻一掰——

很快。

一根竹篾便顺着竹子的纹理,从竹坯上脱落了下来。

半根竹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可以制作出10多条竹篾。

“编织竹篓的第一步,就是用制作竹篾。方法很简单,没什么可说的,如果手里有刃具,应该不难实现。”

“竹篾,不用计较得分毫不差,只要大致均等,就可以。毕竟我们制作的是实用器具,不是工艺品,所以,不必太讲究,结实耐用是第一位的……”

经过研磨的燧石刀,非常锋利。

“唰——!”

“唰——!”

“唰——!”

说着话,手起刀落间。

12片竹坯,没多久便被改制成了百十条宽约0.4公分,长约1米的竹篾。

其中,就算去掉不能用的和损坏掉的,完好的竹篾也有八十多根。

足够编很多东西了。

“6666!”

“单身一百年手速?”

“主播,请说出你的故事!”

“这手工无敌了!”

“无他,唯手熟尔!”

将劈好的竹篾,整理好放在身旁,陆羽清了清嗓子,继续为观众们介绍:

“竹篓,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盛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哪怕是在当今社会,它也依然有用武之地。”

“竹编技艺的历史,非常久远。”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我们都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在此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在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我国的考古学家们就曾发现过竹子实物,由此可见,使用竹子来编织物品,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普遍存在了。”

挑挑拣拣了好一番。

陆羽将制竹篓所需的竹篾全部准备好后,继续开口说:

“在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就地取材了,他们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

“实践中,他们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就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后来,经过漫长的发展,竹藤的编织纹样越来越丰富。到了殷商时代,陶的印纹上开始出现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而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又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像工艺方面发展,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