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25 许褚和他相关的女人(下)(2/3)

可见许褚的刀法远逊于关羽。

关羽战长沙,关羽、黄忠两马交锋,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

关羽对黄忠的评价是“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

次日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两军齐声喝采。

最后黄忠马失前蹄,关羽没能施展拖刀计。

客观公正的讲,黄忠虽然战败了,但是武艺上并没输。

洒家认为,关羽拖刀计必然不能成功,理由如下:

1.曹洪曾用拖刀计斩掉“截天夜叉”何曼,但何曼一是用的铁棒,二是步战,又是乌合之众的黄巾贼,所以不防甚至不懂拖刀计。

2.庞德欲用拖刀计,关羽在背后追赶,大叫“贼子欲用拖刀计,我岂惧哉?”

3.黄忠豪言壮语“凭某这口刀,这张弓,一千个来,一千个死!”

耍了一辈子大刀的超一流武将,岂能不防备拖刀计?

4.超一流武将的单挑,对方诈败,必然立马警觉,绝不会被赚入彀中,参照马超诈败时张飞的第一反应,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150多回合内,甚至200回合内,黄忠的刀法,也能和关羽持平。

对比结果:黄忠刀法绝对强于许褚。

二、比箭法:

黄忠箭法不说了。我们看一下许褚箭法如何。

在“曹操大宴铜雀台”一回中,曹操让诸将比试箭法。

众将一一展示高超的箭术,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最后徐晃技高一筹、射断柳条、锦袍坠地,徐晃飞取锦袍。

这时就听有人大叫道,“你将锦袍拿到那里去?早早留下与我!”

众视之,乃许褚也。

徐晃曰:“袍已在此,汝何敢强夺!”

好,我们看许褚如何射法:

书中原文:“褚更不回答,竟飞马来夺袍。两马相近,徐晃便把弓打许褚。褚一手按住弓,把徐晃拖离鞍鞒。晃急弃了弓,翻身下马,褚亦下马,两个揪住厮打。”

不得不说,许褚的这种贴身“箭法”,对阵马超时,好像最后也用上了。

对比结果:黄忠说,请高抬贵手,不要让我与许褚比箭法!

三、比力量:

黄忠的力量如何?请看以下两个方面:

1.书中说他“能开二石力之弓”,汉中之战时,黄忠竟然又能开“三石力之弓”。

纵观全书那么多弓箭高手,诸如吕布、赵云等,也从未提及他们的弓箭强度和重量,所以,黄忠的力量不容小觑。

2.关羽的青龙偃月刀82斤,所以他绝对是力量型。同样使刀,大战150合战平,黄忠的力量不言而喻。

许褚曾经倒拽牛尾而走,这种力量也无需二人的力量对比,应该是许褚略微胜出。但是,至少打满100-150回合之上,许褚的力量优势才能体现,这个时候并非仅仅是力量优势,而是年龄优势。

对比结果:许褚就算扳回一城。

四、比能力:

这个其实也没有太多可比性。

许褚的职责就是保镖,唯一一次单独行动,就是阳平关押运粮草,差点一合死在了张飞手里。

黄忠则不同,带兵打仗颇有韬略,计夺天荡山之后,紧接着定军山斩了曹操引为豪的“西凉屏蔽”的夏侯渊。

仅此一战,放眼整部演义,都是数一数二的战绩。

对比结果:黄忠胜出。

其实,在第三点关于力量的对比上,有一点没敢说,怕彻底得罪许褚的粉丝。

最后讲一下吧,那就是,在许褚的年龄、体力优势提现之前,也就是100-150回合之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