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1/4)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吃完中秋晚饭后,曾仕湖走到了曾村中间的大晒谷坪上,抬头看天上的月亮,月圆如镜,银辉洒向大地。曾村的男女老少们,也三三两两的走出来,在大晒谷坪上或坐或站,纳凉赏月。
上了年纪的老奶,则拿个供桌出来,在桌上摆上月饼、苹果,烧香供拜月亮。对于祖先和大自然的崇拜,应该全中国都差不多……
“丙辰中秋”。那肯定也是龙年,曾仕湖对于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也不是搞得很清楚,但多少也有所接触,知道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在中国古代,古人要记时间,比如:“某年,某月,某日。”除了以皇帝年号的纪元之外(如大唐贞观6年,清乾隆24年等。)
还有一种就是干支纪年。据说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比如“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等。
像苏轼写得:“丙辰中秋”,就是干支纪年中的:“丙辰”年的中秋节。“辰”在十二生肖中是“龙”。而今年是是庚辰年。
可惜,当年还不能:“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曾仕湖只是知道苏轼写这首千古名词时一定是龙年,却不知道具体是西元那年,离现在有多少年了。中国的纪年实在是太复杂了,要算这些只有专家才能做得到。不过有一点曾仕湖是知道的,那就是如果按十二年一个小轮回,苏轼写这首词时离现在的年数除以12一定得整数。应该离现在有七明国民的特大号巨轮,在一群最优秀,最睿智的掌舵者手中。正以飞一般的速度,乘风破浪,赶超着西方发达国家……
因为在家里吃晚饭时喝了一瓶啤酒,曾仕湖也感觉脑子有点兴奋,想找人聊天。他估摸着林振翔应该没事不去那里的,就踩部单车去林村找林振翔,在家实在是无聊,不知道找谁玩,看书呢,因为喝了点啤酒,也不想看……
当年可不比十几年后。想找谁聊天,微信啥的随时可以发视频,聊语音。连农村中的老奶都可以随时看见自己几千公里外的孙女孙子多高多大,在家乖不乖,吃饭了没有……
当年想找人聊天。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好的,装有电话的或者买有手机的只能煲电话粥,打个半小时一小时电话,打到手机发烫,耳朵发烫。像曾仕湖这种可没这个条件,长途电话4毛钱一分钟还是去邮局打比较便宜才有的价,在曾村打可是要一块钱一分钟,没啥事一般村民们都不会打电话……
“仕湖来玩啊,吃饱饭了没有,振翔在房间呢……”
林振翔父亲见曾仕湖推着单车,都还没放下停好,就跟曾仕湖打起招呼来了。他知道曾仕湖肯定是来找林振翔要么吹牛聊天,要么就是下象棋。
“林伯伯好,我吃饱了,嗯,我去找振翔……”
说罢曾仕湖就推开林振翔的房间,见林振翔正拿着本《水浒传》在“炒旧饭”呢,林振翔也是爱看书之人……
“干嘛,不去玩?在家里又看这看了遍的“旧饭”,你弟弟振云呢?”曾仕湖对林振翔说道。
“他跟几个大溪村上的同学,拿着个收录机,去河边草坪上搞烧烤去了,一个人凑了30块!大电池都买了十几个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末日之我的超级战争系统
综漫之第八宗罪
饲养全人类
英雄联盟之傲世为尊
重生之绝世帝国
重生女棋神
农门悍妇:特工穿越生存记
镇墓兽
亡灵法师纵横都市
无敌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