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2章 与空气斗智斗勇(3/4)

最近调教的两个婢女鼓瑟催眠呢。外面诸葛瑾派来的信使说是有机密大事,这俩鼓瑟的婢女怕主人是沉迷舞乐女色,就帮他通报了让李素处理一下。

去年回成都的时候,蔡琰不是就要从郿坞美少女里面选几个精通音律的,平时陪她玩音乐解闷么。当时蔡琰需要一个鼓风瑟一个鼓颂瑟的,挑出来之后,发现那两姑娘娘家都没人了又没名字,蔡琰就给她们赐名,鼓风瑟的取名锦瑟,鼓颂瑟的取名绣瑟。

结果,锦瑟绣瑟通报完,李素处理了一看,不是什么大事儿:当时诸葛亮送来的新瓷器也还远远没到“青瓷”的程度,还是明显发黄很土,至少还得改良个十几窑试制几个月才能大功告成呢。要是每次这点进展就来求见破事水一次,李素还不得忙死被整成神经衰弱啊。

所以李素就痛责了妹子多事越权。不过他也是怜香惜玉尊重女性之人,知道女人不经打,不能杖责,当时也就拿着教训小孩子的毛竹片抽了几下算是执行家法。

现在跟鲁肃喝了顿酒,把事儿说开,他心气也平了,蔡琰又温言相劝,他大度的一挥手:“过去的就过去了,就算我一开始家法制定不严,不知者不罪吧,不过现在知道了,下不为例。以后凡是我明说了不想处理政务的时候,除了大王的事儿一律不许通报!

你当你们是谁呢?我不处理政务,还会是因为‘沉溺舞乐女色’不成?轻重缓急还要你们来教?可笑,还怕妲己褒姒之恶名,你们也配被写上史书吗?要上史那也是夫人的事儿,不要失了你们的时。”

蔡琰闻言也是失笑,同时内心又很是骄傲,毕竟这也是夫君变着法儿夸赞她,说她才配被写进史书。而且蔡琰一直洞若观火,知道夫君是真的取向很正常,完全没有“萝莉控”倾向(当然蔡琰不知道这个词),锦瑟绣瑟都才十三四岁,李素根本就没碰过她们,只是欣赏她们的奏乐。

经此一事,内宅的家规总算是又严肃了一些,很久都没有再出现大惊小怪乱通报的事情。诸葛亮一个人在那儿读书学兵法学律法,偶尔搞搞科学实验观摩指点工匠烧瓷器,但至少个把月都没机会再到李师这儿显摆。

谁让李素家开了“隐身”,外加“除非特别关心,其他消息免打扰”,只有刘备和刘巴有特权,可以“隐身对其可见”。其他人来访,听到的已经不是“右将军不见客”,而是“右将军不在”。

这下,李素终于清静享乐了足足十天,神经衰弱也好了,也不惊弓之鸟那样怀疑别人会动不动就反对。

直到三月二十六这天,他又大白天就躺着泡澡、让婢女给他鼓瑟伴奏喂水果,结果琴声断了,婢女通知他有要事处理。

李素脑仁一跳,差点儿条件反射:“锦瑟你老毛病又犯了不是?上次竹片家法瞅着不够疼不是?”

小姑娘吓得坐在地上:“先生赎罪,这次真是刘巴求见,他说他带来了广汉太守种辑汇总的广汉郡诸县对新法的反对意见,还有一些本地士绅的附议联名,大王也请先生抽空批驳一下。”

李素这才来了精神:“我说怎么反对意见来得这么晚,原来他们还串联抱团了。来得好!给我更衣!”

跟空气斗智斗勇了那么久,敌人终于出现了。

李素飞快穿戴好正装,到前厅接见了刘巴。刘巴也简明扼要先跟他介绍了一下反对者的情况:

“右将军,此次变法,种辑倒是没有反对,但他汇总了治下各县的意见,目前来看,最言之有物的,是梓潼县令王连。另外,居然还有目前尚无官身的民间名士杨洪。他们二人都上了数千言书,详细论证新法弊端。而且他们本人也已经公车接到了成都,大王并没有责难他们。

在下倒是没有想到,本来犍为郡离得更近,犍为太守陈实搜集的民间反对意见也该更快。结果陈实治下反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